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 越南 訪問,新華社15日晚間報導, 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雙方將堅持弘揚多邊主義,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支持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雙方強調將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各種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的做法。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貿易戰升級,但9日突然宣布關稅暫緩90天,台灣持續和美方協商, 對於央銀能否以持有的美債部位,當做談判的籌碼,央行總裁楊金龍10日表示,「建議相當好」,如要和美國談判,會告訴對方,美國因應赤字要發行公債融資,台灣對美債一向都是長期持有,不是買了又拋售,對降低美國融資成本有所貢獻。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125%,如加上日前因芬太尼問題而加徵的20%關稅,累計稅率將達到145%,對此,大陸官方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對外宣稱要「奉陪到底」。在美國關稅壓力下,有著習近平智囊、大陸「國師」之稱的經濟學家鄭永年認為,「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只要關稅加到60%至70%,跟加到 500%其實沒區別,都沒法做生意了,就是脫鈎了。」
在白宮把對中國關稅調升到125%,其他國家則暫緩90天後,對等關稅戰正式升級為中美大戰,不少人鬆口氣之餘還掩不住喜悅。殊不知,一旦兩強相爭到必須你死我活,台灣的地位絕對比被課32%關稅更為險象環生。
艾利森是《注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一書的作者,他指出,中國現在正在「下一盤大棋」(playing a long game)。他說,北京相信「一種宏大的敘事,即中國正在不可阻擋地崛起,而美國則在不可逆轉地衰退」。 儘管中國領導人意識到當前的關稅戰是一場「雙輸」局面,但他們認為自己比華盛頓更能應對這種局勢, 艾利森教授說道。「我的判斷是,習近平正在為一場相當艱難的貿易戰做準備……他們認為中國人可能比美國人更能忍受苦難。」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多國課徵的「對等關稅」,對此身兼民進黨主席的總統 賴清德 9日在中常會表示,投資「脫中入北」,台灣終於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得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10日更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投書到美媒《彭博社》。他指出台美是緊密經貿夥伴,台灣將持續鼓勵企業擴大美國等全球布局,未來也會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將關稅化解為零。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多國課徵的「對等關稅」,各國因應方式不同;中國宣布反擊報復關稅84%。最新消息,美國時間4月9日,川普突然宣布將暫緩執行,除提高對中國課徵的關稅至125%外,其餘75國願意與川普政府進行談判的國家都獲得了「暫緩90天」且期間內對等關稅將大幅下調至10%。
美國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訪問大陸人工智慧(AI)中心杭州,並宣布向浙江大學捐贈人民幣三千萬元(約合台幣一點三五億元),設立基金,用以支持程式設計領域等專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