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印度媒體《今日商業》(Business Today)24日報導,台灣雖然以獨立國家的方式運作,但北京卻將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在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之後,關於「中國可能對台動武」的猜測也越來越多。曾任印度儲備銀行(即印度中央銀行)總裁的知名經濟學家拉加恩指出,中國確實有可能對台灣採取行動,並且引起西方世界的一系列反應。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6日表示,正與美國政府密切合作,開發符合美國規範、能出口到大陸市場的新AI晶片產品。同時,在當前的AI晶片競賽中, 輝達有許多「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華為是其中之一。

美中領導人近日會晤,雙方和解並達成多項共識,對台灣影響深遠。

路透報導,季辛吉顧問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發聲明指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嵩壽100歲。季辛吉在美中台關係中扮演關鍵角色,當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轉向與北京建交,關鍵人物就是季辛吉。

在11/2由余紀忠基金會舉辦的2023圓桌青年論壇「地緣政治下的台灣風險與未來」,邀請呂慶龍大使、陳永康將軍和徐斯勤教授前來演講,並和現場的年輕朋友進行精彩的Q&A問答。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進行會談,討論台海、軍事衝突、芬太尼販運和人工智慧(AI)等議題。習近平表示中方根本就沒有短期內入侵台灣的計畫。但在此之際,拜登政府用來抗衡大陸經濟影響力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關鍵計畫,卻因民主黨國會議員反對而中止。

美中元首峰會十五日在 舊金山 登場,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十三日說,預期兩人會討論雙邊關係中最基本的要素,包含強化開放的溝通管道、負責任管理競爭以避免衝突,以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願景。

在大舉揮霍儲蓄後,美國消費者終於開始顯露支出疲軟的跡象,麥格理集團策略師威茲曼(Thierry Wizman)表示, 美國經濟 從現在起到明年第1季結束前的某個時刻,將面臨消費者主導的放緩,進而將經濟推向衰退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