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內閣 魯比歐有望出任國務卿

紐時等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延攬佛州聯邦參議員魯比歐出任國務卿,其在國會服務時,被公認是對中國大陸最強硬的鷹派人物;外界預期,川普第二任期美中關係可能再度陷入緊張。

內閣人選迅速 填補外交缺口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候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將提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雖然川普對提名魯比歐一事仍可能改變主意,然而熟悉人選決定的消息人士表示,川普對選擇魯比歐感到滿意;川普曾考慮過讓魯比歐擔任副總統一職,但最終選擇了俄亥俄州參議員 JD 范斯(Vance)。

這些選擇是在距選舉日不到一周內做出的,顯示出當選總統川普迅速推動填補關鍵外交政策職位的決心。

魯比歐(Marco Rubio)將成為首位擔任美國最高外交官的西語裔人士,路透指出,53歲的魯比歐堪稱川普國務卿人選名單上最鷹派人物,長期主張對中國大陸、伊朗和古巴等國採取強硬外交政策,曾因關切新疆和香港議題,兩度遭中國大陸制裁,近年立場稍微軟化,以配合川普的觀點。

魯比歐也曾提出多項支持台灣法案,包括敦促擴大對台軍售、提升美國在台協會(AIT)層級等。

由於川普新政府將面臨比2017年首次上任時更動盪危險的國際社會,預料俄烏戰爭將成為魯比歐上任後首要議題。魯比歐認為烏克蘭需要與俄羅斯談判解決危機,而非致力收復被俄羅斯占領的所有領土,他9月曾說:「我不站在俄羅斯一邊,但不幸的是,現實結束俄烏戰爭的方式就是透過談判。」

鷹派出線 與中關係緊張 

針對此人事決定,中國網路輿論多認為「中國要難辦了」,中美關係恐陷入更強烈對抗局面。綜合外電和陸港媒體報導,魯比歐是香港法案有力推手,二○一六年在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擔任聯合主席時,在美國與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會面後提出香港法案,美參眾兩會最終在二○一九年通過該法案。

二○二○年七月十三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以在涉疆問題上表現惡劣為由,宣布對魯比歐等四名美國人實施相應制裁;二○二○年八月十日,時任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宣布,因香港問題反制裁十一名美方人員,魯比歐名列其中。

另外,沃茲可能擔任白宮國安顧問,香港南華早報援引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成昊分析認為「對中國絕對強硬」,更會追求贏得與中國戰略競爭的想法;不過,眾議院和國家安全顧問必須處理的中國問題細緻度及等級不同,希望沃茲能從更具戰略性角度看待中國,並逐漸了解美中關係的複雜性。

有網友認為,鑒於魯比歐、沃茲的立場,這下子中國內部「親美派」也不會有空間了;中國媒體人解飛則以「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容當前情況。

 

 

相關新聞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展開對英國的國是訪問,下午在國會發表演說指出,歐洲必須在科技、經貿等領域加強投資和合作,強化自身實力,避免對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
2025年7月3日,一個註定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美國眾議院以微弱優勢,戲劇性地通過了川普力推的3.4兆「大而美法案」,...
川普致函各國領導人,加劇貿易戰升級,日本、韓國面臨25%關稅 美國總統 川普 週一(7/7)開始,告知其貿易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