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新冠疫情導致發達經濟體2200萬人失業

《金融時報》報導,經合組織(OECD)的研究顯示,發達經濟體的就業人口較新冠疫情爆發前減少約2200萬人。該研究預計勞動力市場要到明年年底才會恢復。
 

經合組織周三在巴黎發布的一份報告警告稱,富裕國家可能面臨著長期失業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這是因為,在疫情爆發初期最有可能失去工作的低技能勞動者沒有足夠的能力進入招聘最火熱的行業。

與此同時,經合組織在其年度就業展望報告中表示,企業在大規模創造新工作崗位之前,可能會讓雖然縮短了工作時長但仍有收入的員工重返崗位,這可能導致繼續工作的人和失去工作及收入的人之間出現鴻溝。

經合組織國家增加的2200萬無工作者中,有800萬人屬於失業,還有1400萬人是不積極求職者。

經合組織說:「那些通過減少工作時間和短期停職度過了危機的人,與那些失業的人之間的差距可能會擴大。後者越來越遠離勞動力隊伍,領完了救濟金,並可能受到長期的傷害。」

截至2020年底,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失業超過6個月的人數比疫情前的水平上升了60%。

經合組織負責就業、勞工和社會事務的斯特凡諾•斯卡爾佩塔(Stefano Scarpetta)表示:「在危機初期,低技能勞動者更有可能丟掉工作,高技能勞動者更有可能減少工作時間。」

經合組織表示,有證據表明,在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許多職業,在危機之前就已面臨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現在隨著數字技術普及加速,這些崗位可能會逐漸消失。經合組織指出,澳大利亞的秘書崗位、加拿大的數據錄入員崗位、美國的旅遊經紀人、文字處理員和打字員崗位的招聘數量大幅下降。

這份報告指出,在許多富裕經濟體,對醫療和綠色能源領域專業人士的需求正在上升。

斯卡爾佩塔表示,這一證據表明,政府應該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就業保留計劃,以確保他們不會支持那些不太可能在公開市場中存活下去的企業。政府還應該為企業提供創造就業的激勵,並通過僱傭補貼、流動獎勵和幫助成人再培訓的協同努力,引導勞動者流向擴張中的行業。

相關新聞

關稅壓力,IMF示警:中美兩大經濟體的雙邊貿易將大幅減少;野村指恐進一步削弱房市復甦能力  中美關稅戰戰火延燒,除了衝擊全球經濟增長,...
川普釋善意,WSJ:白宮考慮對中關稅降至50%~65%  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白宮考慮大減對中國關稅以緩和貿易戰,報導引述白宮高級官員表示...
美國總統川普正迅速讓美國變成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租稅天堂。人們只要注意到美國財政部肩負起退出透明化體制的使命、拒絕揭露企業所有人的真實身分、...
日本財務相加藤勝信預計將於美國時間4月24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美國表現出作為關稅談判一環,討論日元貶值的態度。聯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