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如何讓大家對森林碳匯重視 ? 第一 , 森林碳匯在國際及國內的重要性 ; 第二 , 森林碳匯怎麼轉成碳權,碳匯不等於碳權 ; 第三 , 臺灣面臨到淨零減排以及國際上 2050 的 碳中和 趨勢,很多企業面臨綠色供應鏈 、 客戶要求,甚至是 CSR 、 ESG 、 SDGs ,臺灣的森林碳匯該扮演什麼角色?企業能夠從森林碳匯獲得什麼?就從這三部分來討論。

在經濟發展、物價上漲壓力下,氣候變遷帶來的缺水、缺電,炎熱氣候的生活不便,更感受切身。關心淡水河走遍台灣河川,接觸愛泥土的朋友,跟蘇煥智走進台江內海,經歷南台灣區域發展與生態變化,不忘守住黑面琵鷺濕地。追隨流域裡的水朋友,知曉源頭有多重要,推動集水區、九二一地震後種樹,河道旁、行道邊,學校公園裡。今年跟李桃生局長重回中寮,檢視十多年前種下的36萬棵茂密叢林,尚需關切照顧,方知種樹易守護難、守護森林跟環境有多密切。大自然生態中森林、土壤、海洋在人為迫害中天天示警,再出發問題累積多且雜,目標、共識、決心不可缺。

彭博資訊報導,台灣可能將碳費設定在每噸10美元左右,雖然高於大多數鄰近國家,但仍低於國際貨幣基金( IMF )認為能阻止 氣候變遷 所需的水準。

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舉辦「台灣循環經濟周」多年,也邀請內政部及工程會與會,工程會主秘林傑表示,公共工程要使用很多資源,而在確保工程品質的前提之下,把再生資源放到公共工程之中,去年就使用300萬噸焚化再生粒料、鋼鐵粒料,估計節省1萬公噸碳排、10億元支出。

2022九合一大選即將登場,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5日)公布縣市政府氣候與能源治理評比結果,今年由台北市拿下第一名,後面依序為屏東縣、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屏東縣則以因地制宜的綠能發展,在非六都中表現最佳。

過去四年的氣候與能源治理成果是基礎,能轉盟呼籲今年縣市首長候選人提出相關政見,正是因為居於氣候風險第一線,地方政府才是落實淨零政策的關鍵角色。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5)公布「...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針對首期2%減碳目標破功,張子敬表示,已請各部會檢討,年底前將向行政院報告。 碳費每公噸300元以上?環保署長張子敬:有可能 但還要討論

台灣202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2%破功,多名立委今天要求 環保署 檢討,盡快提出2030年中期目標,環保署長 張子敬 表示,已請各部會檢討,年底前將向行政院報告。外界關切碳費能否超過每公噸300元,張子敬說,碳費費率還未定案,但有可能,...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下個月將在埃及舉行,亞馬遜創辦人 貝佐斯 (Jeff Bezos)旗下「貝佐斯地球基金」正尋求和 非洲 及歐洲國家合作,希望成立聯盟以共同加強修復非洲土地。

環保署在今天業務報告時指出,已請6大部門主政部會檢核部門階段管制目標執行狀況,並在今年年底前向行政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