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活動》從森林出發 實現低碳世界(下) 自然為本找解方

從森林出發 實現低碳世界 自然為本找解方

 

尋找台灣森林碳匯與碳權之機會

柳婉郁(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

 

國際與國內對森林碳匯的認識

如何讓大家對森林碳匯重視第一森林碳匯在國際及國內的重要性第二森林碳匯怎麼轉成碳權,碳匯不等於碳權第三臺灣面臨到淨零減排以及國際上2050碳中和趨勢,很多企業面臨綠色供應鏈客戶要求,甚至是CSRESGSDGs,臺灣的森林碳匯該扮演什麼角色?企業能夠從森林碳匯獲得什麼?就從這三部分來討論。

 

總統宣示2050碳中和  碳排、碳匯、碳吸收  崛起

第一,森林碳匯的重要性。總統宣誓2050碳中和目標前,企業重視減少碳排宣誓後目標轉為碳中和,有兩種方式,一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企業過去在減排,不曉得什麼吸碳碳匯碳吸收。企業與林農、地主,積極想購買、申請森林碳權,苦無媒合管道。碳吸收有兩種,一是碳捕捉,利用科技進行碳捕捉二是自然為本,吸收碳用自然的方式,稱自然解方。自然為本的解方有三種,一種是森林碳匯,為什麼只講森林?森林的體積是植物體裡較大的,固碳也較多二是存續時間,能把二氧化碳捕捉到身體裡的時間久;三是不確定性小,土壤或是海洋碳匯,不確定性高,可能因天氣高溫或下雨等就不同但森林除非大火或是病蟲害土石流、颱風,否則它的碳匯量較不會改變容易開發成商品,它稱綠炭。

 

第二是土壤碳匯,整個森林其實2/3的碳匯在土壤,1/3在森林土壤碳匯的體積跟量體很大,但不確定性高,待技術性克服。第三就是海洋,它是世界面積跟體積最大的量體的碳匯,它的不確定性更高。海洋碳匯包含兩種,植物體 (如:紅樹林、木麻黃、海岸林以及藻類),海底(如:沉積物、海草床、濕地、沼澤、埤塘等),都屬於藍碳,自然碳匯就分成這三種。

 

自然為本解方正夯  森林碳匯  突起

自然為本的解方不是新概念因氣候變遷、極端事件多開始反思過去所謂Science-based solutions(科學的解決方案)不夠想利用Nature-based solutions(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改變越來越嚴峻的極端事件。自然為本解方的討論,牛津大學學術研究發表文章提到,森林碳匯或許是較有效的方式森林碳匯怎麼轉碳權?有派學者認為森林碳匯不應該轉碳權,企業應該自己減量。就經濟學角度,只要能增加排碳的成本,都是好的管理方式

自然碳匯能夠轉為碳權,起源在京都議定書。它是史上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並要求先進國家簽署,如果沒有達到減量成果,有國際的貿易制裁或是罰鍰。也提供配套措施,如果國家裡有新植造林或者有撫育經營管理提高碳匯,可作為國家碳排放的抵減。所以在京都議定書裡已表示,森林碳匯是有價值的。京都議定書在2020年就告結束,2021年1月1日由巴黎協定取代,巴黎協定跟森林相關的部分延續京都議定書,其中更多實行細則,包含碳交易。

 

森林碳權有ESG、SDGs效果 可對社會、生物多樣性貢獻

碳定價是為碳定價格,碳是溫室氣體,溫室氣體是公共的壞財,如果排放碳不用付錢,吸碳也沒得到收入,不符合公平正義。作法有兩種,一是碳稅,二是碳交易。全世界先進國家大概只剩臺灣還沒有碳定價,溫管法在年底會修法。修法的三個重點,第一要改成氣候變遷因應法;第二是將總統2050年碳中和宣誓入法;第三修法重點是碳定價,有碳費、碳稅或是碳交易等方式。

 

碳權方式有二,先說碳排放權的交易;由國家訂定排放上限,依規模、排放量,下放到不同產業,下放到不同行業公司,所以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目標,排放超過,就必須要買碳權。排放很少就可賣碳權,這種碳權稱為碳排放權,也就是配額。

但通常在國際上有限額交易的機制會搭配carbon offsets,所謂的碳抵減、碳抵消、碳抵換,目的是不想跟別人買碳權,又排放太多,配套措施就是自己種樹取碳權,可抵自己的碳排,或跟別人買森林碳權,達到減量目標。

 

國際碳權交易  碳匯轉碳權的進展與變化

美國很多碳權交易市場,但沒有全國性的只有區域性的。最有名的加州的碳權交易市場,主要的基礎是限額交易。如果排放太多,又不想買碳權,可利用買碳抵換權利來抵,包含森林碳權消滅臭氧層的破壞物質甲烷捕捉沼氣發電。這四種裡面森林的碳權量是最大的,很多企業認為買一的森林碳權跟買一綠能的碳權價值不,還有ESGSDGs效果,可交代為對於社會生物多樣性的貢獻。公司用碳抵換額度作抵減執行已久,美國加州可抵5%,紐西蘭100%都可抵,中國大陸是10%。歐盟現森林碳權排放交易體系統,未來可能2023年才正式啟動,因要盤點、認證,包含農地跟森林碳匯。全世界的碳抵換市場,森林或農業相關的碳權,就占42%以上,它的價格也比其他種類的碳權高。

碳匯怎麼轉碳權基本上申請碳權有原則第一是人為經營管理目的就是要抵人為碳排放要人為的碳吸收才能夠抵人為的碳排放第二要超過基線是今年的碳匯比去年的碳匯增加多少增加的量才能申請碳權第三是所謂的MRV(量測、報告與驗證機制)第四就是抵跟賣只能算一次。基本上這是主要的四個原則,當然還要符合原本CDM(清潔發展機制)三原則,必須是外加性、永久性跟洩露性。最近多文獻針對永久性提出,所有碳匯不可能是永久,國外開始訂時間如30年、40年,讓碳匯有一定期限。

 

國際查驗機構標準多  本土通過兩家  門檻仍高

臺灣或全世界有多種計算碳權方式申請碳的標準國際的標準是所有企業都可以申請包含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GS(Gold Standard)、CAR(Climate Action Reserve)ACR(American Carbon Registry)等四個如果是國家層級英國是WCC、日本的是J-Credit、中國大陸是環境交易所臺灣就是環保署日本每個縣甚至主要的農業縣都有訂定碳吸權的驗證、認證制度目的是滿足當地的企業可以購買。臺灣要申請森林碳權有兩種方式,一,申請國外的,優點是國際標準,缺點像是英文撰寫,對中小企業是一個門檻,還有申請費用昂貴。二,國內申請環保署的抵換專案,中文撰寫、申請費用免費,但寫計畫書還有查驗費用要自付。申請碳權有兩個重要條件,面積要0.5公頃以上、樹要年輕,三,是要人為的經營管理。目前是有七家的查驗公司,在7月、8月時增加了兩家,包含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商品檢驗中心,也都通過成為查驗機構,所以現在有九家。

 

 

資訊不對稱  森林碳匯跟碳權機會  尚有賴政府協調

未來臺灣的森林碳匯扮演什麼角色?蘋果公司過去被認為不環保,一年換一支手機,造成浪費。蘋果開始做碳盤查,排放量最高在生產製造達7成,開始做減碳,第一是利用回收金屬、塑漿做手機,第二是一條龍的森林投資,縮短纖維材料的碳足跡,蘋果跟緬因州還有北卡州合作,由當地森林砍伐、取得漿料或是纖維材料,縮短碳里程。第三是做森林碳權,因為發現2030要達到碳中和是不可能的,整個公司一年碳排放量3,000萬噸,必須要透過碳抵換,所以2020年的碳揭露特別提到除碳排放外,也特別揭露抵消多少的碳權。在2020的時候只有抵消10萬噸, 2021的時候已經抵消70萬噸的森林碳權。

 

企業買下森林碳權,除可做碳抵減外,也能滿足國際倡議。現在非常多上市櫃公司開始加入這些低碳、零碳組織,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很多(57家)上市櫃公司已加入。利用森林或是農業貨幣化,是難得的機會,企業現在捧著錢,就看森林或是政府部門端出什麼商品滿足企業,所以碳管理、碳中和、碳權買賣、公益行為,這些都是取得碳權可達到的效益。

 

臺灣森林碳匯跟碳權有很多機會與挑戰,我認為最大的就是資訊不對稱。現在有非常多企業想做,也有很多的農民跟地主想要來做森林碳權,但是他們不懂,就有賴政府可提供資訊平臺,甚至是懶人包的方式讓買賣雙方能夠媒合,認證、驗證的費用過高和審查時間冗長等這些也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森林碳匯潛在問題多 監測、報告、驗證是根本

邱祈榮(臺灣大學森林系副教授)

 

森林碳匯暗礁  賤賣碳權為商品

我的題目叫森林碳匯的暗礁,潛在看不到的問題非常大,從97年就開始參與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是第二屆、第三屆溫室氣體減量成效審議認可委員會的委員。針對農地造林、平地造林,臺灣很多細節其實很難做。碳交易是商業行為,當成本高過於交易所得,不會有人做。

2009年我寫書,因台電到高雄鳳山官校跟部校的後山,60公頃要種樹做碳匯,我說寫個計畫書200萬,驗證要100萬,共300萬,且後續維護還沒算,沒人做這樣的事。2008年到大陸廣西林業廳探查珠江的案例為什麼能做? 4,000公頃的林地,跟國家發改委要錢,說投資報酬率不夠,如果做碳交易,可超過投資障礙。大陸做了幾年,也就不願繼續,是賤賣碳權變成金融商品,就是在賺錢,結果也不是你賺到最多。

 

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漏洞多  基礎技術不足

現在森林碳匯要2,140萬噸,變成2,250萬噸。憑良心講,農委會不需努力都可達到。只要把水利署每年種的樹,確認在國有地上面拿到清冊裡,全臺灣地方政府在都市裡公園的、行道的樹,其實都沒算到清冊,如都算進來,已超過110萬噸了。國家要淨零排放,看清冊有無扎實的計算列入,土地利用的部門也有沒算,私地也是。每次要清查計算,開會內政部代表對我都很不高興。碳匯很多種方法,談收穫林產品;長期走在第一線幫忙林業合作社,七、八年前就推動三、四個林業合作社,在FSC(森林監管委員會) 4家都曾輔導。現在幫臺北市環保局,大家都知道回收傢俱,如果延長使用壽命的儲存期間,也就是碳匯,可抵臺北市政府的碳排放。不要去空談交易,談交易成本太高,我再強調其他可為的潛力非常大也廣。

前幾年找慈濟談,想了解推回收再利用,但為什麼沒有收木材?台灣每年進口木質材料約606萬立方米,相當於兩、三百萬噸。這麼多木製品,只有部分大型傢俱,由清潔隊回收,其他的如可收集,這抵碳量就有多少。我主張碳匯計算有三個尺度,國有地自然碳匯算入國家清冊,IPCC有指導方針告訴你國家清冊怎麼算。其他的碳匯計算,基本上皆從IPCC的方法中簡約化。城市或企業,以ISO 14064-1計準,其實類別都明列得很清楚。我罵台糖,為什麼做碳權賣,把自己1萬公頃的林地,算出碳匯量,就可抵台糖所有其他部門的碳排放。雖然農委會的長官認為林業有標準,是標杆、典範,但林務局算清冊,知道問題一籮筐,真正的問題也不是現在就能解決,因為基礎資料、基礎技術不足。

 

固碳是根本  盤查要確實  森林碳匯是關鍵少數

參加12次締約國會議,有次被檢討得很慘,因沒法克服很多難題,僅有地面上調查方法切實際。問種什麼樹有社會價值、生產量、密度,跟碳能量?教育部推了三年校園樹木調研,全臺高中以下的學校至少有785,000棵樹,今年希望老師帶學生調查,延伸讓小學生做。自然碳匯中森林的碳匯是關鍵少數,現只佔1%、2%,可是當減碳到某階段,2%就快速變為30%、40%,因減量後總量會遞減,森林樹木固碳量卻不太會降低。不同的測量方法測出的數字不相同,如就選測好看的呈報,沒人相信。回頭檢視,如是國有地,就送到清冊裡,如是公有地,做抵自身城市的碳盤查,如要建立碳交易平臺,應經全體市民或各組織的同意。現在很多縣市都在做碳盤查,可是你相信這個數字嗎?這麼多年數字、報告都是一模一樣的。未來重要工作的根本,是監測、報告與驗證機制,應該要能算得清楚。

 

 

 

淨零排放路徑上 臺灣林業不停歇

黃群修(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

 

國土監測  地面調查、航空影像

森林是地表最大的碳庫,思考森林碳匯的角色,除碳吸存外,還有碳保存、碳替代。臺灣森林的貢獻大概2,140萬公噸,每年森林吸收百分之七的二氧化碳,資料來自林務局很早就重視碳的議題,不是在淨零排放後才做,於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已將碳放到裡面。森林資源調查時,透過地面調查或航空影像逐一判識,是臺灣國土監測的一環,現還持續推動。

 

發展林業碳匯的困難  土地問題、技術、成本考量

森林碳匯的路徑於國家策略,要增加森林面積,加強管理以增加密度。提高國產材利用,把它固定能夠達到長時間保存的效果。端看面臨的問題,第一,森林面積增加部分;從臺灣第一次森林資源調查到第四次,除第二次森林資源調查,因經濟起飛森林面積下降,到第三次、第四次都是在增加的。造林面積,從民國95年到目前為止,從平地景觀造林、綠海計畫、休耕農地造林,這些面積跟林務局推的政策相關。淨零政策上,希望逐年增加造林面積,這引申一個問題,面積從哪來?造林面積有限,過去很多的政策,是透過政府的實質補貼。剛剛蘇煥智縣長提到林務局造林成效?是不是都是需要政府花錢,能不能用碳權或是企業參與資源,包括台糖或都市,都思考在自有面積上能再去增加區位。

 

幾年來得到的小結論,臺灣發展林業的碳匯會遭遇幾個問題,土地的問題,要遵守驗證技術,不管是土地、參與、技術,都有成本考量。國有林地很多都已造林,也有很多私有土地,農委會盤點山坡地目前有4萬多平方公里,過去的產值相對較低,如果企業願意參與,我們願意提供平臺去媒和,媒和後除碳匯外,有生態上或其他效益,希望能夠給企業誘因,核發ESG憑證。如有潛力可做碳抵換,會依環保署的規定程序辦理。

 

國有人工林在下降需經營  竹材為森林碳匯發展重點

有限的面積裡怎樣增加碳的密度,無論是CDM方法或資源市場的VCS方法學,都不只有造林,森林經營管理也可做碳匯計算。樹木生長是有限的,如經營、伐材時,地表二氧化碳吸收量會下降,但可重新生長。一個人工林如有效率、永續的經營,它的碳匯效果比放任不管好,但必須強調是人工林,而不是天然林。臺灣很多森林沒有撫育,固碳效果受影響。剛提到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結果,跟第三次比較,森林覆蓋率從五十幾現巳突破六成,可是這增加的森林面積多在荒廢農地。事實上國有林的人工林的狀況是在下降,將來能加強經營,方可創造碳匯空間。要增加森林碳匯,竹子是明日之星。種樹40年生,有經營可達到每公頃200立方。竹子長得非常快,3、4年就可長得比林木多,如沒有經營,不會擴大。如何善用竹子短伐期、生長快的趨勢,讓竹材收穫,用技術讓它變成建材、傢俱來延長它的碳匯效果,是將來發展重點。

 

政府帶頭愛用國產材  珍惜木資源

最後,國產材的利用;森林生生不息的循環,可做生質材料、當做建材傢俱,會發現它固碳效果越來越好、可以儲存。空下來的土地,就利用它營造年輕健壯的森林達到碳匯功能。過去常從馬來西亞進口木材,只要馬來西亞的出口法規管制,結構就變了,有些跟日本、紐西蘭,溫帶地域永續經營的森林購買,有很多是到巴布亞新幾內亞或索羅門群島熱帶國度買。面對氣侯變遷森林遭毀壞,是我們不斷用熱帶的林木,或是因農業的發展毀林地。所以林務局一直希望多用國產材,並透過特別是監察院監督、支持,將來在公共工程上能從政府帶頭使用。另外,生產加工過程有很多剩餘材料,可經過適當的轉化,例如目前嘗試在太平山做的永續產業,早期林業開發有很多人工林,除可做本土的木材,它的枝葉可萃取做精油,剩餘的材料還可就地製成粒料發電。

 

林務局先前委託研究,台灣進口很多木材,這些木材不用後變成廢棄物太可惜,如果只增加10%的這些木質廢棄物的回收,它相當於27,000公頃的林地。所以促進臺灣森林的碳匯,林務局要努力思考讓企業參與、擴大森林面積外,更呼籲愛用國產財,不用過就丟、珍惜木材資源。

 

 

光電淺山森林危機 零碳排外注意生物多樣性

李璟泓(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

 

我住苗栗通霄與竹林、野生動物為伍

影片中是我們在苗栗通霄的竹林,還有周邊天然林裡裝設相機拍到的野生動物。裝設近8年的相機,當初目的想知道這塊田區跟林地到底有什麼樣的生物,沒想到拍到的出乎想像。一般人大概會覺得淺山或竹林裡只有一些鳥或老鼠,其實不然,拍到的野生動物,除鳥類還有鼬獾、白鼻心、石虎還有臺灣野豬。7、8年的資料裡,發現竹林雖不是野生動物主要覓食的來源,卻是這些動物最重要的路徑、生態廊道和潛在的覓食場所。另外,這些竹林、次生林旁邊的農田跟這些野生動物形成特殊的關聯性,牠們會利用耕種所產生多樣性較高的環境,作為棲息地。

在想我能跟造林或碳匯,這目前最夯的事連上關係?在討論的過程,往往都忽略了造林跟碳匯間,生物多樣性的議題,未能把多樣性的價值放在裡面。楊國楨老師提到,人類將面對第七次的生物大滅絕,所以想達到2050年零碳排,還必須要注意生物多樣性。不然碳排問題解決,動物滅絕速度更快時,勢必花更多能量恢復。

 

生物對淺山農地有依附性

2012年時,尋找大田鱉(昆蟲),發現牠就住在苗栗通霄的一個特殊的埤塘裡,周邊是一些農地、埤塘共有土地約30公頃,已成半荒廢狀態,可還有農地在經營。2013年,喜歡這環境想保護,把這三分多的地買下,目前正在耕作,周邊共裝了6台相機。從空中看,農地其實對碳匯雖幫助不大,但對野生動物滋養很多,這片森林涵養的水會形成重要的水源地、田邊田。正因為發現大田鱉,耕米叫做田鱉米。田鱉米不但取得綠色標章,也取得友善石虎農作標章,同時是林務局里山倡議夥伴關係間的協作者,在淺山的保育對於碳匯有幫助。每年春天,灰面鵟鷹會從南方往北遷徙,有4萬多隻的灰面鵟鷹會在這過境、休息、覓食。透過遷徙路徑觀測,發現牠的遷徙跟淺山的農地有依附性。在這個地方的監測也發現石虎,包括石虎、食蟹獴、麝香貓,都是這10年來發現的珍稀保育類野生動物。

 

光電進駐嚴重危害林相及生態  是目前碳匯的忽略 

自2019年開始,苗栗淺山地區開始有光電商進駐,2020年6月,光電公司跟當地地主簽約,租下通霄周邊約30公頃以上的土地跟山坡地。林地已維持近40年的林相,在管理下保持較穩定的碳匯。如果光電公司在淺山地區開始收購,對於造林、碳匯或是淺山保育都會產生衝擊。太陽光電一公頃的價格前年租金是35萬,到今年一公頃升到40萬,未來光電入駐會更多。收集資料知嘵農作年收最高的杭菊或茶葉,一年一公頃約收入60萬,其他的農產皆約10萬左右。對要出租地的小農,相對這樣的收入,以地主的角度會想租給光電公司。

光電進入淺山,將會造成棲地破碎和生物多樣性降低,導致地貌的改變,從原本的樹林變成裸露地,甚至讓流浪狗入侵,山坡地被開墾後,也會衝擊水土保持。今天點出問題來,討論造林的過程必須重視光電的入侵,對於淺山丘陵的造林政策、淺山碳匯功能有危害,討論光電美好的未來、綠能的未來,是碳匯的未來的一直忽略的事。

 

 

 

重視氣候正義 建立全民團隊

綜合討論

李桃生(前林務局長)

 

台灣應務實的面對;第一點,碳匯不等於碳權,這中間最少要以50年的尺度、視野規劃。第二點,這部分涉及複雜的科學,希望對碳權、碳匯的計算方法學,研究後能有簡明的公式,讓森林所有人或人民能夠接受、使用。第三點,原住民的林業應給予特殊的評價,假設從部落出發觀賞部落文化,再走到他的農地、農牧用地,充滿林木形態的混同理念,已有里山倡議精神。我們可種更好的樹種,讓它跟周邊的農業、林業用地串聯,這樣立體的林業尺度更大,期望有企業能經營這塊農業、原住民林業。第四點,談原住民林業時,不能忽略碳匯、碳權跟原住民間的關係,倘若原住民有機會能在傳統的土地做經營管理,能不能有氣候正義下的氣候補貼。

到底要種一桶金,還是種一場繽紛生命的夢。假如是後者,就會發現經濟以外的社會環境效益,倘若如此能夠成功,要不要給林農森林生態補償?假如是國家,國家要給他補貼,假如是受益的一方,那就要拿出錢給國家,國家再補貼,國家或社會應當重視森林生態補償的觀念。

 

莊老達(農委會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企劃處處長)

 

在做跟森林有關的事誼,大家在意植樹、造林後產生的碳匯,轉成碳權和造林或國產材,獲得經濟的效益。實際上經濟效益是其次,經濟是所有效益裡最小的。碳權在發展中,這事有點複雜,包括成本高,農委會想辦法有自己的驗證單位、輔導團隊,要讓碳匯或減量的量轉換成碳權時,中間成本下降。否則附加效應沒法回饋到實際操作者,包括李局長講的原住民權利。把這些成本降下來,才會讓更多人參與、獲利,獲益的是全民。

 

 

 

柳婉郁(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

 

呼應李局長提到原住民問題,能不能把自然碳匯的價值貨幣化?原住民的居住區域,大部分土地是受限的。造成收入降低,多數來自於政府的補貼。以原住民的角度,收入來自兩部分,一是市場價值,伐木或竹子的收入。二是來自於環境的效益,能不能獲得貨幣化收入。

企業現非常重視ESGEnvironmentSocial,這個E環境要怎麼做?企業成立部門甚至專責單位,貢獻企業的力量在社會效或環境效益上,如可透過政策,讓企業能投入資金到原住民的自然碳匯,是很好的平臺。

ESG花很多錢,對公司有沒有好處?報告指出;就一樣資質的公司它的股價比較高,淨值也會較高,環境的效益也能寫進永續發展報告。碳權議題前,很多公司早就種樹,甚是認養森林、植樹造林。像日月光的森林發現有特別的保育類動物,立刻開始調查保育類動物的生態價值,我很好奇為什麼要計算?後來才知是客戶要求,客戶希望在永續發展報告能呈現它投入錢,得到什麼貨幣化價值,雖沒有市場價格,但有生態價值。原住民的議題,提供不只林業,甚至是環境價值、生物多樣性,希望政府在供給跟需求有好的媒合平臺。

 

 

 

張廣智(水利署副總工程師)

 

代表水利署補充,賴署長報告水利署負責的態度,配合國土計畫轉型,工程不再是重點,而是調和土地,朝生態保育、森林復育努力做淨零減碳。揭露在工程減碳的作法,是在座的公務組跟土地組同仁自行規劃作業的,為何要對外宣誓,因這是揭露,沒照揭露做,一切都是假的,水利署透過這研討會,展現做工程減碳的決心。

第二,在推動過程裡,我們發現種樹很難,雖然種了318萬棵樹,可是這些樹有些長得好、有的長得不好、長的地點不對等等。種樹要成本,將來經營維護怎麼做永續?我們配合林務局,試著做專案抵換,希望建立以科學為本的方法學,讓水利署種的每棵樹可計算。將來融入到工程裡,而不是去做碳交易。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森林是水的故鄉,沒有森林就沒有水源。問題是森林通過這個方法學之後,雖然可以算出碳排、碳排係數,即便到112年也不過種1,000公頃的樹,如以1,000公頃2,000棵樹換算,一公頃也不過只有10的碳排放量,重點不在量,透過認真揭露、方法論証、學習過程,希望創造新的水利價值,價值在環境、保育、永續。

 

 

 

邱祈榮(臺灣大學森林系副教授)

全世界宣誓淨零排放,就看國家清冊報告。臺灣在推淨零轉型, 遵約機制遵約機制如以CDM方法看清冊,透過額度、管制措施降下來仍不足,才會去買達到國家的減量目標。現在巴黎協定,用NDC國家自定貢獻,台灣溫管法也是跟隨這精神。現在 NDC跟清冊能不能有關聯?就要表現減量能不能達到,所屬單位也要講工程、行政機關的減量目標是什麼?這些組織都不淨零,經濟部不可能淨零,國家也不可能淨零。

 

提醒各機關,企業是否能有額度申請?這是抵換專案,如部門已被分配要淨零,就沒有額度拿出來賣。現階段是過渡時期,全臺碳匯已經算在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問題是原住民的地、私有地還有台糖地都被算在其中,林務局應是統籌單位,要從清冊的計算過程及它的組成解決問題。

 

 

 

林俊成研究員(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兼主任秘書)

 

森林碳匯主要為了未來的碳權,可能把森林碳匯的用途窄化。森林碳匯交易的前提是以企業或是國家,本身先做好減量努力,減了仍不夠才有交易,並不是種樹為碳權買賣,要先把森林碳匯的用途定義出來。

 

要得到碳匯?森林要經營。好處除碳匯有生物多樣性,還有李局長的原住民效益。除國家外,企業或部門的氣候行動、相關的管制方案的措施,都跟森林碳匯有關。碳匯不要變成僅是碳交易,除國家清冊、自主行動、企業的ESG等都是該做的。國際上最早期講到碳揭露,再近一點講到氣候揭露,講自然財務揭露,在思考邏輯上不是把碳當成唯一的揭露來源。自然揭露,未來水利署的工程施作對生態減額、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有正面的幫助,這樣的思考、發想,能引伸很多作為、產品出來。

 

森林碳匯專利要多少時間?規則要先註冊,註冊後再去做額度申請。過程中要寫抵換專案活動設計書,經第三方驗證再送環保署註冊,碳權要看額度取得的時間,要5年或是20年拿一次額度。以森林碳匯申請,目前知道水利署的三個案子,期待其示範性。至於保護區怎麼量化評估,目前國際或國內抵換專案,主要隨清潔發展機制思維做後續政策推估。清潔發展機制,只在乎造林再造林,並沒考慮森林經營。建議未來環保署推抵換,把面向擴大,造就更多森林經營的可能。

 

 

結語

蔡玲儀(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

森林在面對氣候變遷、對抗氣候變遷,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今天談論很多有關碳匯或是提供減碳誘因的部分,涉及到行政上包括方法學或是註冊需要的、相關的成本等,環保署正在修法,我們願意把行政簡化。更重要的是怎麼合理計算它的效益。

 

森林保育不是只有價化,更重要的是在生物多樣性跟環境永續發展,它攸關這片土地上的人,包括原住民、社區的發展。在2050淨零路徑的規劃上,現有12個關鍵戰略正在推動,其中自然碳匯,它不是只有減碳,也是對抗氣候變遷的調適,在環境永續發展是重要的連結。余董事長在永續發展上,長期參與,扮演重要角色。研討會有很多啟發跟想法,希望對整個環境永續發展跟氣候變遷有較深刻思考,然後我們要行動。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今天桃生講大概要50年消化,在科學上或是經營上要學習,才能比較完整的交棒。但也聽到有人比較急,我們尚不是聯合國締約國,身為全球成員,無論是因應外貿的環境、聯合國的氣候公約,要馬上加入行動。在減量和調適上,現在多依靠國外認證,我們要扶植自己團隊,要加速自然碳匯、尊重生物多樣性、氣候正義。不能急就章,但也不能等50年。農委會要加油帶頭做,綠電有壓力,但是否能連結國土規劃?蔡處長整合推動鍥而不捨,各單位、每個人都是其中一份子,環境好壞人人有責,以踏實的態度前進。

研討會彙整內容於10/12、13日「從森林出發,實現低碳世界」系列文字稿見中國時報

相關新聞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9月初才剛召開首場顧問會議,昨(12)日包括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在內的四位學界顧問即發出五點聲明,...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再提「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租稅優惠,希望爭取財政部同意。但 財政部次長李慶華昨(12)日表示,...
經濟部水利署今(10)日表示,台灣正處於氣候變遷的進行式,旱澇交替逐漸成為常態。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水利署今明兩天(9/10、9/11)...
2024地緣政治高峰論壇11日邀請到前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院院長 馬凱 碩、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做專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