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活動》從森林出發 實現低碳世界(上) 尋共識找初心

從森林出發 實現低碳世界  尋共識找初心

前言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在經濟發展、物價上漲壓力下,氣候變遷帶來的缺水、缺電,炎熱氣候的生活不便,更感受切身。關心淡水河走遍台灣河川,接觸愛泥土的朋友,跟蘇煥智走進台江內海,經歷南台灣區域發展與生態變化,不忘守住黑面琵鷺濕地。追隨流域裡的水朋友,知曉源頭有多重要,推動集水區、九二一地震後種樹,河道旁、行道邊,學校公園裡。今年跟李桃生局長重回中寮,檢視十多年前種下的36萬棵茂密叢林,尚需關切照顧,方知種樹易守護難、守護森林跟環境有多密切。大自然生態中森林、土壤、海洋在人為迫害中天天示警,再出發問題累積多且雜,目標、共識、決心不可缺。

敬重承擔氣候變遷大任的蔡玲儀處長,謝謝農委會、林務局、水利署、專家學者、NGO們參與,從森林出發實現低碳世界,探索自然碳匯的規劃需切實、愛樹護林要跟世界接軌,大家都責無旁貸。

 

蔡玲儀(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處長、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

非常榮幸跟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辦理這場研討會,今年3月30號國發會公布了我國2050年的淨零路徑,對抗氣候變遷2050淨零排放是全球一致的共識,要跟上全球腳步,其中有12個關鍵戰略,有一個就是「碳匯」。年初我向余董事長請教,董事長說我們來辦個研討會「從森林出發邁向低碳世界」,被這名稱感動,覺得環保署可當各部會平臺,其實更需要各界,不管是政府部門,或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企業,要一起想方設法達到這淨零目標。

很多人會說森林到底在未來的低碳路徑裡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計算單單一個林木的吸碳量,可能因它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在計算減碳量時,更要去思考的是森林或是自然在生物多樣性、維護環境永續理念下,所扮演更重要的功能。今天有機會能夠聚焦研討,很謝謝參與的各位專家學者,我知道各位在場嘉賓,其實也都是這領域專家,減碳這件事情大家要一起努力。

 

 

 

永續政策思維 由木造建築落實

林盛豐 (監察委員)

 

20年前那時的社會氛圍是對失序的快速發展開始反思,逐漸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關鍵字是永續發展,綠建築、綠色經濟、低耗能、人本交通等。行政院設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社會期待向永續發展傾斜,國土三法-國土計畫法、景觀法和海岸法,這三法現在景觀法還沒成立,其他兩個法都已完成。當時的永續發展基本上就是把社會的重要性、環境的重要性,納入整個政策思維裡。

追溯永續會的型塑與發展

永續會當時委員會召開頻率是每月一次,當時的原則永續會的成員1/3是政府官員、1/3是學者專業家、1/3NGO團體。像軌道運輸、建立綠色城市計畫、發展生態規劃跟設計都市的開發形態、研擬經營管理都市森林與街樹計畫、都市生態保育保留區或生態島的維護、推廣及保育原生植栽、發掘及美化既有溪流,提供必要休閒設施等,都是當時討論議題。防災議題納入流域復育、森林地復育與造林推廣計畫,國家公園、遊樂區、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擴增等,都是討論範疇。示範計畫,是像國家公園跟森林,希望增設國家公園、都市綠色空間計畫跟公園的設立,山坡地造林復育案。

 

永續會國土分組的會議記錄,可以看到民間的余範英、李根政、陳玉峰等都在小組,精英都進來了,整個永續發展的行動計畫,落實國土保育只是其中一個任務。工作項目以生態系理念指導國土跟土地資源使用、保育中央山脈主要河川擴大大型綠地廊道,組串各部會所轄的保育管理區域,理念跟工作項目都交代非常清楚。加強海岸跟海域的保育跟管理推動生態城鄉規劃、推動生態工法、落實建築9大指標,綠建築也那時開始,現已發展相當成熟。

 

造林伐木現勘  深切體認無市場配合

看其中個案,於討論事項有關造林跟伐木,計畫跟督導機制的規劃,結論請農委會陸續辦理邀請永續會工作分組委員、民間團體及專家學者現勘。當時民間團體對造林補助政策有批評,第一對林務局沒信心,覺得林務局只會砍樹的成見深;第二補貼造林導致山坡地的私有林地砍大樹種小樹。對人工林經營管理有爭議,民眾不理解天然林跟人工林的分別;山坡地人工林荒蕪成次生林,若大面積砍伐,有破壞水土及動物棲地之虞,台糖土地較大規模造林,改變地用時( 種電或改為建設用地) 引起抗爭 。人工造林補貼年限到期,無市場需求及木材加工產業鏈。再就是民眾不理解合理經營人工林,定期收穫林木的碳匯效果優於荒蕪之森林。有次序的砍伐碳匯效果是最好的。

 

 

 

高碳排產業鏈重新思考  國產材自給應是良方

20年後的今天,行政院推出臺灣2050的淨零轉型的四大策略、兩大基礎。察院調查國產材自給率的提升,目前國產材自給率不到1%。林務局自106年定國產材元年,希望10年內木材自給率達到5%。但計畫執行僅1/3被落實,那又為什麼呢?國外已用木構造蓋高樓,蓋有85米、18層樓高,臺灣仍僅有34層。在於目前木材產業,與木建築產業鏈重建困難充斥。首先,社會對森林、木材、木建築之減排效益,欠缺了解。木材產業;水土保持計畫沒核定、專業技術缺乏落後、私有林地規模多很小人工林經營不良、面積不足,營林技術斷層,規格材、檢驗技術尚不完備;木建築設計上,人才養成不足,技術規則不完備;產業又面對,經濟規模不足價格偏高,公共工程業主不熟悉,拒絕採用木建築。台灣木質材料的法規緩慢,現用木構造會被懲罰,非常不友善。

 

從「木質日本」到「木建築台灣」的夢

日本三層以下的木構造建築占比是82.5%,裡面皆是木構造,冬暖夏涼、耐震、防火。日本私有林地規模也非常小,但能透過類似林業合作社做整合。日本的林野廳類似林務局,從造林、砍伐、野生動物防治、建築材推廣、林業技術的提升到高科技的木質材料研發,還有森林環境稅可補助林地疏伐及林道的維護,每年出版林業白書,整合無人繼承的私有林地,轉贈或低價轉售給想要進行林業的工作者。

最後,個人以建築背景也談談一些建築師朋友們的夢想,有一支小部隊對木建築非常喜愛,瞭解把次森林收購做建材是正面的,事務所叫「考工記」。日本朋友說不輸日本,有能力做非常好的木構造建築,雖然在不友善的環境下認真在做。匠人的技術好可以固碳,且造價低容易更改。「水泥臺灣」相對「木質日本」有很大的差別,建築業是高碳排的產業鏈,為高碳排產業鏈重建思考,正因是建築背景我對木建築很有期待。

 

 

減碳從生活做起 沒人能置身事外

莊老達(委會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企劃處處長)

 

極端氣候下  農地開始自然為本找解方

從農地開始,無論是基於糧食安全、國家能源轉型、種樹,都要土地。全國的農地是農委會主管,農業部門的職責最重要的不是種樹,是要大家吃飽,糧食安全重要。於農地包括林地,臺灣的森林覆蓋率在全世界算高。種樹、淨零排放?是要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現在講自然解方、自然為本,自然有大部分在農林漁牧部門。很多人都覺得怎麼農地上有工廠建築物、種電,有這非農使用。現在農委會跟經濟部處理農地工廠、跟能源局在協助整個國家的能源轉型,都會涉及農地管理。

 

農地資源盤查中  協助淨零策略  有三不原則

除非農業以外,氣候變遷造成收益不穩定、病蟲害。為把農地照顧好,我們做農地資源盤查,包括跨部會圖資,或農委會內部圖資,跟地方政府合作,不管是生產的類型、設施的種類、非農業的使用、各類不同的地、各種不同的使用狀況。這些盤查有很多用途,林委員講的國土計畫,就是要透過農地資源盤查,告訴縣市政府什麼樣的區位是重要的。跟經濟部處理農地工廠時,哪些區位的工廠務必要離開,哪些是有條件許可,都要透過農地資源盤查。

現在能源轉型是國家重要任務,前天太陽光電首度發電量超過核電,太陽光電可以蓋的地方,要透過農地盤查,因能源轉型跟農業相關,但要有「三不」原則;不可以影響農漁民的權利、不可以影響農業的發展、不可以影響生態環境。農委會開始就檢視,告訴業者哪些地可用,屋頂型設施型蓋在哪?室內型的蓋在哪?魚電共生蓋在哪?哪些是獨立經營區?哪些是造林?造林可不可以去種電?砍大樹種小樹、砍樹種田,有些地方不是有地就可以種樹,也不是有地就可以種農作物。可能因長期淹水,水退後是高鹽分的地,無法耕作。造林也是,有條件做釋出。

國家的淨零排放,其中的12項關鍵戰略理念的自然碳匯,就是由農委會負責。森林、土壤、海洋這自然碳匯裡面的三大碳匯,所有產業應該只有農業部門有自然碳匯的功能,做碳捕捉、做碳封存。

 

 

 

森林碳匯、國產材推動規劃計算

早期農業部門就做,尤其是森林,光合作用下碳捕捉,樹木幫碳封存。台灣的森林大概有200萬公頃,森林貢獻每年2,100多萬噸的二氧化碳的碳匯量,還不包括存在土壤裡面的部分。另有兩個自然碳匯,土壤碳匯、海洋碳匯,是後續農業部門要加強的部分,希望碳匯量不只2,100萬噸,未來還可持續增加。

森林碳匯的推動策略,在農業淨零會議,就森林碳匯提出幾個策略,第一,增加森林面積,現在219萬公頃的森林,去哪裡再找200萬多公頃?不太可能,所以要邊際土地或都市的零星土地造林,增加造林的面積。樹齡超過一定年紀,碳匯效率實際很低,需經營、管理,在增加碳匯時,讓引領的合作社或是農民,不只有得到木材,也可得到部分碳權。第二,國產材的利用,現在國產材自給率大概2%,價格高,不想用,透過公共工程或是其他規範,讓木材可將碳匯計於建築物中。農委會有振興國產材產業的規劃,從資源、技術、法規還有市場面,林務局也在做國產材的驗證標章,越來越多公司,會採用國際上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核發的認證產品。還有大家常忽略竹子的碳匯效益實際上比森林高,臺灣有18萬公頃的竹子,從今年開始有新興竹產業的計畫。

 

扶植驗證機構 成立本土團隊

碳匯跟碳權雖本質相近,可是兩件事,在農業碳權的推動上,要有適當方法,以為森林的碳匯很高,然一公頃的森林每年碳匯量不到10噸。碳權;國內推的是抵換專案和總量管制,國外的較複雜,國內現也有人推國外的機制,比如說碳驗證標準(VCS)。最重要是驗證機制(MRV)要可量測、可報告、可驗證,經過這些程序取得真正的碳權。農業面已有盤點,在環保署的抵換專案裡,有接近250個方法學,跟農業相關的部分尚需經調整,寫計畫書做驗證。驗證單位輔導團隊很慢,希配合企業ESG,讓企業加入方案。目前正進行幾個案子,近期對外發佈。

至於正式的碳權要MRV,現在的查驗機構7個都是國際的,對農業沒那麼內行,希望我們可成立本土的驗證單位、查驗機構、成立農業的輔導團隊。走向淨零這條路上,不只有農委會,需要學術界、企業、農民,在農業場域操作。不一定要去種樹,可以從我們生活轉型,交通、飲食開始。飲食跟碳排放有沒有關係?住當地、吃當季,就是減碳,支持國產農產品,不是只靠國家能源轉型,大家都有責任。

 

 

水水台灣  減碳由工程實做起

賴建信(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建立工程減碳做法與示範

今日水利署首次對外公開談談工程減碳的做法,回應林監委提到水泥臺灣、木質日本,我多希望把「泥」拿掉變成水臺灣,「臺灣真水」。國家有政策規劃,政策下參與相當多會議對應政策,我們有時是示範案、驗證或試驗成效,政策上2050淨零轉型距離今日很短,2030碳排降30%距離也不長,今年3月30後,水利署希望在工程面,或在管轄河川、水域裡以實做、磨煉、學習、成長,現就這兩部分說明。

 

河川、水域實做  嚴謹要求基準值、審議、驗證

水利署宣誓在2022年要減20%碳,比過去減20%,去年就108年到110年,三年裡水利署做的工程統計,從工程預算書、資源統計表,還有碳排係數作累計。以每年平均值當基準,甚至將年平均值化為量,來轉化個別工程。我們認為制度很重要,2月頒定第一本「規劃設計篇」,正由第三方的驗證單位認證。同時於7月頒訂「施工篇」,最後再頒定「營運管理篇」。規劃篇;由水利規劃實驗所跟工務組合作,說明幾個指標:如綠色的經費、各個工程的可拆解率、可拆解率可分別計算碳排係數比例。施工篇;從材料、從運輸、從製作過程裡分別計算,比如,發包工作經費、會訂目標,希望有5%是綠色材料,工程編碼裡:再做精進,工程會也一起合作,最後納入預算書的審議,這方能把握2022年或2023年、2024年再減10%的目標達成。舉例,某局今年分配給預算1億元,就108年到110年統計的基準值,提報工程不只是審工程書而已,重要的是;審設計出的成果是否達標準。所報署核定時,也核定個別工程的允許排放量,最後的是「執行」,執行面當然是要監測的。

 

與企業造林合作  不為名聲   ESG需長期做

莊處長講到公司可以協力,但我通常會拒絕公司利用土地獲名聲,辦一次性的活動。假設某公司推動ESG願意長期做,有心經管國家土地,一起合作才有意義。我們更注重不要只種看得到的地方,其實邊際土地是更需要養護,期待有些推力,在權責裡、不涉及法規,可以有獎勵措施。比如說水費裡的水域保育回饋,植樹保林就可以搭配林務局獎勵、加碼,讓民間更有意願。我們認為一些有礙於環境的工程,搭配對環境友善、較好的作為,也可得到社會認同。

 

「種樹」不馬虎僅只綠化  適時盤點林相 、養護生態  

談主題「種樹」,水利署過去種了很多樹,發現種植多在水庫、河川、排水處,土地有些是畸零的。從105年到110年年平均種115公頃,種下318萬顆樹。有天在辦公室接到同仁的信,他說;「署長你可以堅定的種樹,但假如執行不好,種樹會變成毀樹,因為本來樹在那好好的,胸徑、樹高有一定標準以上,移動後沒經過好的養護,或是綠地條件不好,移到這就死掉。」經立即查訪,為過去種的樹盤點,發現非常多不適應、不好的行為也多。我們立刻在制度面、規範面修改。過去工程界慣例在施工計畫裡,各個工程都有種樹、有綠化,安排在完工前做,但完工也許是8月、9月。這時種樹,樹的存活率不高,是第一點。第二點是完工前的綠化,只為應付驗收。一旦驗收通過,缺少養護,這些樹自然枯死。在適當的天候,或提前種樹,於工程、滯洪池、堤防、水庫完工,才會有好的林相,也是令我體會國內公共工程該能精進的狀況。

 

減碳成本高  適地抓準  盤點整合  環境需求

3月份我帶林監委跟余董事長到嘉義,現勘地方滯洪池兼種樹展現的效果,愈深入再盤點,發現有可做的地方更多,事實上減碳的成本需求很高,要讓企業知道。水利署依林務局的方法學做,現在有三個案子正在進行,希望今年底時送到蔡處長那邊申請。篩選要一定的面積,且需無礙原來的功能,不能破壞土地或水利設施功能,亦就是需要跟環境整合。我們在今年1月,依原則作土地盤點, 3月開始寫申請書,積極找第三方驗證。同仁回報,深感可惜國內沒有驗證,取得驗證的第三方單位。所以我們希望藉由這三個案子跟環保署合作,讓業界有碳匯認證的公司。

 

分享同仁工作進程  治水以永續為職責

治水利水不是目標,目標是為環境服務、社會演進,不應為治水影響到地方的土壤、地利或社會環境,要有促進永續執念。水利署有很好的團隊一起做,工程減碳的做法,由同仁自寫程式,讓第一線可簡單輸入數值即可進行操作,審訂定固定的功率、工藝的標準,分享正進行的經歷與事項。驕傲的說,水利署到目前為止,堅持很多工程是自辦設計跟監造,期待可為促進申請二氧化碳的減碳憑證,奠下良好基礎

 

 

 

強化森林經營管理 專案要真正落實

林俊成(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員兼主任秘書)

 

日本造林私有林為先  台灣國有林為主  後續經營差異大

針對森林碳匯,首先,有多少土地可以來作造林?假如沒有多餘的土地,要增加造林面積,就有問題。

莊處長提到臺灣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近60.1%的造林土地所有權以國有林為主,這部分跟日本差異較大。日本以私有林為主,在後續的經營略有差異。其中比較能造林的人工林更新或再造林的部分,於60.1%的森林面積,近2成是人工林。這2成人工林把它分成生產性跟保護性,未來可做更新、做造林的部分,是占生產性人工林13%左右。假設要以造林來做碳權,森林可就從這部分做更新。也需呼應未來在所有的木材自給率5%,或淨零碳排要求10%的情況下,也就是沒把人工林做更新,不會有多餘的土地可重新造林。

 

提高造林意願  需有長遠思維

在人工森林碳匯,要考慮森林一定要做經營,才可能達到造林碳匯。除60%的森林之外,有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造林?要考慮所經營的目的跟土地的機會成本。相關歷史資料,臺灣的造林面積的演變跟政策有很大關聯性。

第二是造林獎勵政策,是能提高造林意願之前的相關研究,就造林獎勵金的額度跟實際造林面積分析,發現造林獎勵金一直增加,造林面積沒辦法增加,影響意願的因素太多。以造林獎勵金為例,主要提供經濟上的補貼,後續經營的成本是也要由林農承擔?要考慮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需更長遠的思維。之前針對私有林做調查,其實強調根據不同造林意願、目標,不同的策略,要求經濟收益的林農,怎樣讓他有收益。對公益性的私有林,可鼓勵維持森林,經營模式,提供技術或相關的輔導。

 

平地造林20年的檢討與改善

平地造林推20年,今後看20年後怎麼操作,會影響未來私有林林農,參加政府的獎勵或補貼。假設林農發現未來木材都沒市場,後續造林獎勵推動困難。所以在期滿時林農有幾個方向,第一把它砍掉,再重新造林,需要政府的技術與援助跟相關的輔導獎勵,還要思考可能會有土地轉作危機(如:綠電)。林木的生產是長期的,藉混農林業或者是休閒遊憩,現在林務局推出林下經濟還有休閒林業,讓他有短時間的收益,才能把林木留存在林地。第二,要繼續留存,但林木長得不好又沒法更新,南部很多荒廢竹林因在經濟上的考量,跟操作的能力不足。荒廢後,竹林相關產業會衰壞,這希望去改善。

 

碳匯不只造林  以自然為本  需經營、管理、利用

假設把林木留置在現場,現考慮生態系給付,因平地造林跟山坡地有些微差異,平地造林除種樹之外,有可能恢復原來的農業生產。假設森林要維持存在,怎麼讓它減少伐材的衝擊增加木材的利用未來重新造林,選擇什麼樹種輔導方式假設是一個平地,種樹後想恢復農業,需要有技術輔導改善。不想從事造林時,相關的策略是對環境有影響?之前提到做綠電,在環境敏感區不要從事這活動。最近林務局有做林業永續多元輔導,也納思維。除私有林造林外,有沒有更多企業參與?變成企業森林的概念,並不是把森林賣給企業,而合作方式,讓企業提供經費,林農來經營,公部門做媒合橋樑。

碳匯的規劃,基本上森林碳匯並不是只造林,還包括森林經營管理。包括林產品的利用和碳保存,把碳放在林產品使用。另外是碳替代功能,像木建築有碳替代的效果,甚至用木質顆粒或殘材做生質能發電,是可做的策略。國際上歸納三個部分,碳吸存、碳保存跟碳替代。國際上,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對於黃碳(土壤碳匯)跟藍碳(海洋碳匯),相對是較有潛力的。除在生產過程去達到低碳排放、對環境友善、增加循環利用,還有產品創新,企業未來該去思考。

 

強調森林共同效益存在  建立平台機制  不只賣碳 

最後,針對本土碳權,基本上碳權國際上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國際、一種是國內、另外一種是跨國獨立性的部分。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碳的標準,大致提到黃金標準還有CAR(氣候行動儲備Climate Action Reserve)、VCS(查證碳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ACR(美國碳登錄American Carbon Registry)等。回頭看臺灣,目前唯一是抵換專案,抵換專案參加碳權的使用碳匯根據不同專案有不同的成本,操作的過程、選擇都需要成本,不過這個成本並不等同造林的成本假如造林成本等同碳匯的成本,就是種樹是為賣碳,這種思維不符合目前操作,需考慮森林共同效益的存在。在國際上試驗性碳市場,強調共同效應,除了碳,有很多產出是藉由專案活動實施得到的。未來獎勵的投入建立平臺機制、媒合,讓企業跟森林結合,要專案可真正落實。

 

 

 

建立碳權、碳稅、碳交易  發揮民間力量

蘇煥智(前台南縣長)

 

我認為森林種樹這件事,完全靠政府機關的效力是大有問題的,如果沒有民間的參與,臺灣的森林碳匯或是森林要漂亮是很困難的。受尊敬的賴倍元先生,花了幾十億種50萬株的樹,受到各界肯定。喜歡種樹的人其實蠻多的,不一定賺什麼大錢,但種樹之後,在經濟上是有誘因的、是可持續性的,非常多企業也都有興趣。賴倍元這個例子固然值得敬佩,可是怎麼樣有更多的賴倍元或是每個人都願意變賴倍元,這樣就不必都仰賴公務體系,這是我要談的主要課題。

 

提高民間誘因  建立材基市場

臺灣鼓勵民間造林,結果種樹只是為拿獎勵金。真正想要種樹的人,想到的是樹種好後,在市場上有價值,會選擇具高經濟價值樹種,如台灣油杉,這珍貴的樹種,現在可合法種植。讓民間有好的誘因,制度上要調整,第一個調整;就是要原則開放租地造林可以轉讓,造林效果不好的都可考慮開放給民間造林。另一個很重要的是材積的市場,如果有建築價值或是具景觀效益價值的樹種,那民間造林很多人都會刻意選臺灣特有種能適合建築的,甚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樹種。如果建立一個材積的市場,有客觀專業去評估,即可種樹留子孫如果把碳交易市場也建立,它的碳權也在增加,就可把這材積當遺產交給下一代。這轉讓制度、市場制度建立,就會樹立一個良性的循環。種樹也有社會公益形象,種樹可增加將來的材積還可轉讓,有碳權可交易,這樣的誘因民間企業會視為可投資項目。可是政府怕人家賺錢,僅讓大家走ESG路線,材積市場建立、碳交易建全,相信市場能流通

 

監委提到臺灣的木構市場,以前服務處蓋示範性7層樓的木構屋,超過三層樓市政府的建管處都不准,而且會質問防火白蟻問題,營建主管對木構屋不信任。如果能透過監察院大力推動,木構規範早日建立,臺灣建築也會更漂亮,特別是鄉下有很多共有土地,這些土地由政府整合,蓋漂亮的木構物,臺灣農村面貌可以改變,且是最好的養生村。除材積市場,還有碳交易市場外,現在休閒是最好的林下經濟,比如登山小屋現是政府在做,日本是民間在做,可開放讓民間經營森林,做自然農場、自然森林公園,臺灣的森林一定可以更漂亮。

 

碳權、碳稅、碳交易  國際貿易跑不掉

最關鍵的是沒有碳權、碳稅、碳交易,乃是當務之急。相信2050淨零排放臺灣在國際貿易上是跑不掉的,決心處理2050淨零排放,碳權、碳稅、碳交易、材積市場要建立。試問農委會,各地都有農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變成綠能為什麼做不起來?因為沒有農業廢棄物沼氣發電系統建立,應全國各區建立農業廢棄物沼氣發電系統。關鍵在收購價格,如收購價格合理,民間都想投資。很多人在我當縣長時就問要投資,但沒收購價格就不來。另外森林全部由中央來管,坦白講我當縣長時是有意見,因中央對地方不夠熟悉。臺灣的林務單位應該檢討,各縣市的森林該由中央跟地方政府共管,如地方可碳權交易、材積交易,可成立公司來經營,權力下放也是另重要課題。

 

2050淨零排放  是選舉課題  水利會機關化  值得商確

值得一提,最近水利會收回國有機關化的問題;研究發現德國即有的水土協會,台灣過去的水利會只管灌溉,德國水土協會也是公法人,這水土協會還負責農村尚有鄉鎮的汙水處理,為什麼臺灣沒有一個單位負責農村的排放環節、水體排放、污水排放,還有鄉鎮部落的排放。德國因有水土協會在負責處理這件事,不只灌溉還有汙水處理,所以水質會改善。面對2050這重大課題我有一個建議,今年正好選舉,建議大家試著去推,地方市長、縣市長候選人,就因應2050碳零排放政策到底是什麼?辦一場讓各縣市的候選人好好談談因應「碳零排放政策」。

 

 

 

 

人類摧毀自然運作體系 找回根基拯救人類

楊國禎 (前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科教授)

 

氣候變遷面臨的地球大滅絕警示

地球大概在20億年前就有綠色的植物產生光合作用,經過20幾億年運作產生多樣性不同的分化跟演化,變成現在繽紛的地球。在200萬年前,進入冰河期,當地球變熱時就是間冰期,冰河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概在200ppm,間冰期是280ppm,這個運作從植物養活地球的所有生命,有多餘的碳,變成氣體就是天然氣、瓦斯,變成液體就是石油,變成固體就是碳。人類出現後這1萬年,尤其近200年,人類的擴張將地球自然的運作體系摧毀。氣候變遷實際上最大的問題叫全球變遷,我們已經進入第七次的地球大滅絕的情況。

 

改把自然帶回人的世界

說要拯救地球,還是在拯救人類。地球經過約6次滅絕事件,根本沒問題,只有人類會有問題,人產生、製造的。很多人知道在2050年這趨勢沒減緩或控制下,人將進入災難性的狀況,在1980年代人類開始知道問題,認為科技、人類智慧,絕對可移民外太空。至到1994年,知道移民外太空不可能,才喊出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要改變我們的觀念、價值觀、要行為模式跟習慣、減碳制度跟運作非常困難,是沒辦法解決問題的主因。

 

自然解方 從生活角度出發  非經濟考量 、金錢、股票

今年7月16日有個研討會「從生態到自然解方」,是聯合國提出的自然解方,按自然的方式解決人類製造的問題。定義是要採取保護、保育、修復、永續利用與改變陸地、淡水、沿海生態系的行動,如已經被破壞,必須讓它恢復,進入自然的運作。問題是怎麼去計算自然的貢獻跟價值?林業的問題;是我們只用金錢計算,把它轉換成股價。所有的生態問題和自然問題,當發現時都已無法挽回,現在做最後的努力,看全球變遷、氣候變遷,我們有沒有能力在2050年前解決這狀態?目前臺灣有十幾個策略,其中自然碳匯很重要,但整個運作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外在涉及能源的問題,一個內在生物能源的問題,內在的能源問題就是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狀況。外在能源用光電板,光電板該擺在哪裡?應是在人類的佔領區、自然的淪陷區,不應該再去佔領、破壞自然。像在枋寮的石頭營,把整個山全部砍掉,台中最近10年蓋非常多純柏油、純水泥的停車場,都是溫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回首看看眼前的台灣

以台北市跟台中市氣候變遷中心的資訊,在1950年到1980年時年均溫是最低的,到1980年後就鋸齒狀的上升,到2010至 2020年台北市跟台中市大概平均氣溫升高了2度左右,所謂的熱島效應、暖化非常嚴重。早有人說,都會人是地球的癌細胞,要去癌細胞化,要解決就必須把自然再帶到人的世界裡。那目前需要什麼?是森林可以一直存活,可以一直取得資源。

所有都會的公園綠地用溫帶國家的標準樹方式在經營,這是我們需要的公園、綠地、森林嗎?要多層次、多複雜性可自然運作,進入自然的運作。目前農作物的經營管理也是溫帶穀物的方式。臺灣有好的經驗跟基礎,從低海拔到高海拔幾乎是森林的世界,過去我們養活臺灣人,藉科技文明用佔領、掠奪的方式,我們的農業必須由破壞式的,變成親近森林式,多樣性、多元的恢復臺灣熱帶高山的雨林,摒除溫帶平原草原的觀念、制度跟運作,從生活角度出發,而非經濟角度。

想想,過去把臺灣最重要的中海拔的檜木林,把四五百年到一兩千年的森林毀壞掉,這才是最大問題的根基。

研討會彙整內容於10/12、13日「從森林出發,實現低碳世界」系列文字稿見中國時報

相關新聞

針對有民眾的保單被視為資產,遭到法院強制執行,民眾黨立委黃珊珊昨日在立院財委會主張,屬於人身安全的保障型保單,像是健康險或醫療險,...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