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追蹤

全台大罷免首波投票落幕,最終25件罷免案全數以失敗告終,民進黨內檢討聲浪不斷;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28日在臉書發文,指罷免結果不如人意,民進黨身為執政黨責無旁貸,他身為黨秘書長,有任何做得不夠、不符合社會或支持者期待,有任何需要檢討的地方,自當由他來承擔一切責任

7 月 26 日大罷免浪潮來襲,第一波將鎖定 24 名國民黨籍立委及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雙方人馬各自卯足全力,力拼多數民意支持。民意基金會昨日封關民調顯示,「不贊成罷免」仍是多數民意。不過,近日贊成罷免比例升高、不贊成降低,為罷免結果打上一個問號。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構成侵害編輯著作權與觸犯刑法「無故取得電腦電磁紀錄罪」(§359)。創辦人郭榮彥被判4年有期徒刑、謝復雅判2年,七法公司則被處150萬元罰金,兩人與公司連帶賠償法源資訊逾新台幣1億545萬元。作為我國第一宗因爬蟲爬取「編輯創作性」資料而遭重判的案件,本案使AI訓練資料合法性問題浮上檯面,而我國對於AI訓練資料之取用規範尚未明確,在資料開放以及智慧財產保障間的取捨,必成未來我國立法者與司法體系將要面臨的問題。至本文截稿前,七法公司已表明將提起上訴,但此案已成為台灣首例具有指標性的法律科技訴訟,後續如何影響AI訓練常態與資料取得規範,仍備受產、官、學界密切觀察與討論。

立法院去年12月20日三讀通過修正《憲法訴訟法》部分條文,當時引發朝野激烈衝突,場外稕抗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遞狀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尚未受理,本月12日對此議題召開說明會,討論立法院的修法程序爭議,是否有違憲疑慮,應該透過釋憲解決。民進黨團訴訟代理人陳鵬光指二讀前抗爭超過廿小時,立法院長 韓國瑜 僅詢問文字修正意見,「不到一秒」即宣示決議修正通過;立法院代表、立委 黃國昌 反駁,並舉例先前一千多個議案都是如此。

走進捷運車廂、咖啡館,或滑開社群媒體,不難察覺一種瀰漫在年輕人間的情緒:安靜、內斂,透著疲憊與茫然。他們不是沒有夢想,而是逐漸懷疑夢想是否仍能兌現;不是不努力,而是看不到努力究竟通往哪裡。

根據全球主要機構的最新經濟預測,全球經濟前景出現下滑趨勢。IMF一月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今明兩年為3.3%,但S&P Global四月已下調至2.19%。美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期在2.1-2.7%之間。中國方面,受美中關稅戰影響,S&P Global預測2025年成長率下修至3.84%。至於台灣,中經院依不同情境預測2025年經濟成長率介於2.85%至0.16%之間,其中中性情境為1.66%。

當大家高喊AI算力即是國力,漸漸習慣於花費鉅資,大量採購AI硬體設施時,Deepseek這類開源軟體突然崛起,不僅無需巨大算力,還讓OpenAI這類閉源軟體措手不及,甚至讓輝達股價在一天內暴跌一成七。這正是溫水煮 青蛙 的典型案例:當OpenAI這隻青蛙沉浸於龐大閉源模型的無可匹敵,開源軟體卻在暗中積累優勢,逐步升溫,最終讓毫無警覺的青蛙遭到重創。

立法院本月12日進行 總預算 、 財劃法覆議案 記名表決,共112名立委投票,在藍白立委人數優勢下,以61票反對、51票贊成,兩項覆議案都遭否決,維持原決議。卓榮泰於本月11日到立法院,針對總預算覆議案進行報告備詢,指出3大窒礙難行之處。希望朝野立委可以理性溝通,也提到如果覆議案沒通過,必須要有機會跟國人說明,為政院可能下鄉宣講留下伏筆。行政院長卓榮泰去年上任後,已經五度提覆議,全部遭否決,已創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