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反壟斷案出爐 不須分拆Chrome瀏覽器

美國法院對Google的反壟斷案作出裁定,結果讓科技產業再度掀起討論。美國法官梅赫塔(Amit P. Mehta)本週二做出裁定:Google原則上可繼續運作目前的業務。並不需出售Chrome或剝離Android系統,但同時要求其開放部分數據,提供競爭對手使用,以增加搜尋市場透明度。
一場需窺探未來的裁決 消費者是否會受害?
這場長達五年的訴訟,核心爭點在於Google是否藉由掌握瀏覽器與作業系統,壓制競爭者。聯邦地區法官梅塔(Amit Mehta)最終裁定,Google無需出售Chrome與Android,但必須「與競爭對手共享搜尋數據,以促進市場競爭」。此外Google與蘋果之間的廣告分潤模式可繼續維持,不過禁止任何形式的獨家協議,讓其他搜尋引擎有更多機會進入市場。
Google還必須成立一個反壟斷技術委員會,包含隱私專家,負責確保該公司會遵守法律判決。然而,這類委員會的做法,與微軟在25年前敗訴反壟斷案後的做法如出一轍,其後法院稱讚該委員會改變了微軟的行為。
梅塔強調,人工智慧的快速崛起,已讓搜尋引擎的競爭局勢出現變化,他直言:「本法庭在此被要求窺探未來,這並非法官的專長。」他認為AI產品如ChatGPT已對傳統搜尋帶來挑戰,因此無需強迫Google拆分資產。
然而,Google競爭對手DuckDuckGo則批評裁決未能「強制推動足以解決Google非法行為的改變」。DuckDuckGo創辦人暨執行長加百列·溫伯格(Gabriel Weinberg)表示:「結果是消費者仍將持續受害。」
Google下一輪考驗 線上廣告技術將開始訴訟
對於裁決,Google表示對裁決結果感到滿意,並認為人工智慧(AI)的興起可能促成了此一結果。「今天的裁決反映出AI的出現已大幅改變產業,為人們提供更多獲取資訊的方式,這也印證了我們自2020年案件提出以來的立場:競爭激烈,使用者可以輕易選擇自己想要的服務。」
自2020年遭起訴以來,Google一直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表示其市場主導地位源於搜尋引擎品質優於其他產品,且深受消費者喜愛。另一方面,針對強制數據共享,其也表示憂心:「將影響我們的用戶及其隱私,我們正在審慎檢視這項裁決。」公司同時暗示可能上訴,意味相關措施可能需數年後才會正式落實,最終甚至可能進入最高法院。
不過Google仍面臨另一場考驗。今年9月,美國司法部將針對其線上廣告技術展開新一輪訴訟,焦點同樣在於壟斷問題。這反映出華府跨黨派對大型科技企業的高度不滿,Meta、亞馬遜與蘋果也都在監管名單中。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則表示,公司正積極準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