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總統賴清德提名的司法院大法官人事案,立法院迄今未審查,以致司法院正副院長懸缺。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司法院日前依法呈請總統指定代理院長人選,總統已核示請大法官謝銘洋代理司法院長職務。
台灣經濟研究院10月31日發布9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製造業景氣信號值連跌三個月,9月的11.84分為今年的次低, 燈號則從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終結4月以來的連五顆綠燈。
今年( 2024 ) 5 月底三讀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條文修正案),在歷經行政院覆議失敗、憲法法庭裁定暫時處分後,憲法法庭於 10 月 25 日做出釋憲案宣判,關鍵條文多屬違憲或部分違憲。而各黨攻防重點,牽涉總統國情報告、調查權和聽證會的罰則等核心皆在 25 日起失去效力。
內政部統計處24名公務員,加班7年串起全台上億筆資料,展開大數據分析應用的腦力激盪,第一戰就找到700位獨居老人,列入衛福部長照名單,現在還要用AI分析台電資料,留意長輩作息異常。
農業部與教育部共同推動「推動學校導入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政策,補助公立國小及附設幼兒園飲用國產鮮乳或保久乳,提供良好鈣質來源。可惜政策 9 月上路後亂象百出,包含 缺乏冷鏈運輸、收購價格過低 、 影響羊奶產業 、 累壞現場教師 ;對比日本營養午餐提供在地乳品,搭配食農教育的效果,恐有很大距離。
台灣因應 2025 年紐乳零關稅衝擊,農業部於今年 6 月 宣佈 ,補助學童每週喝兩次國產鮮乳,令人期待台灣鮮奶的食農教育就要開展...
人工智慧 (AI) 引發的科技失業問題日益嚴重,本文探討了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說明其在長短期的正負面影響,並透過國際比較探討勞工保障問題,點出我國相關立法工作仍有不足。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全台人老、屋老「雙老」現象持續惡化。內政部統計,全國僅65歲以上長者居住宅數已達75.7萬宅,不僅創歷史新高,近10年來更增38.2萬宅,增幅超過2倍,其中有57.2萬宅為獨居。
2017年,AI重返學研視野,直到2022年回歸產業,如今早成產官學研所重視之顯學。2018年,中華經濟研究院日本中心主任魏聰哲即評論:「 鼓勵產業導入運用AI機器人之後如沒有相應的產業人才轉型策略,則可能造成高階人才外流以及既有產業人才低薪化問題,但如能搭配各種人才轉型配套措施,則能形成人才價值創造能力與薪資同時提升的『人財共進化』良性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