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意旨若無法通過包括12筆獨立撥款法案在內的預算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在當地時間10月1日0時起宣告「停擺」(shut down)。為此國會搶在美東時間10月1日之前,漏夜通過短期撥款法案,總統拜登也趕緊在凌晨之前簽署,使聯邦政府得以繼續運作到11月17日前,不過數十億美元的援助 烏克蘭 經費暫時並未被納入。

夏爾馬:拜登時代的大規模支出刺激了經濟成長,但由此產生的債務可能帶來痛苦 。

據估計,本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達到3%甚至更高,這一增速令人始料未及。在去年之前,沒有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會出現衰退,但後來由於利率上調,大多數經濟學家開始認爲美國經濟衰退不可避免。如今恰恰相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迷你成長奇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流行的解釋包括喬•拜登(Joe Biden)政府史無前例的大手筆支出,...

美國聯準會(Fed)將維持更長時間的高利率,刺激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衝上4.566%,創下2007年以來的16年高峰,連帶影響台灣市場,26日除短年期公債ETF基金平均小幅上漲0.2%外,各類債券ETF基金全面走跌,其中,長天期公債ETF基金成為重災區,平均下跌約1.5%左右。

自勞工節以來,美國政府債券價格的夏季跌勢愈演愈烈,殃及了美國股市中一些最熱門的板塊。美國國債市場的動蕩已殃及其他一些市場。 美債收益率飆升對股市的衝擊是多方面的,包括降低股票相對於債券的吸引力,以及增加公司的借貸成本。美債收益率的上升對科技股的打擊尤為嚴重,因為相對於持有國債至到期的無風險回報,這些公司未來利潤的價值下降。

美國經濟今年成功度過一些亂流,但到秋季卻有四大威脅同時現身,可能對經濟造成更大動盪,這些威脅分別是汽車業罷工擴大、政府可能關門、學貸恢復償還與逼近3位數的高油價。

美國 聯準會( Fed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20日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為5.25-5.50%,但預測今年內還將再升息1碼,主席鮑爾記者會的發言也較偏向「鷹派」,這些都在預期之中,不足為異。值得重視的變化有二。其一是多數決策官員對2024年的預估降息幅度由4碼縮小為2碼,進一步顯示Fed有意讓利率「在較高的水準上維持更久(higher for longer)」;其二是由最新的經濟預測顯示,決策官員對經濟達成「軟著陸」(soft...

2008年9月15日,美國大型金融企業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破産,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這一事件至今已過去15年。吸取教訓而變得堅固的金融體系又開始顯露出破綻。雷曼危機後增大的寬鬆貨幣洪流會再次引發危機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19日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將今年全球GDP成長率預測從2.7%上修至3%,主要是受到美國擴張幅度超出預期,抑制全球經濟放緩速度。而中國大陸經濟疲弱,恐成為拖累明年全球經濟的主要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