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葉倫16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表示:「當我們使用與美元角色相關的金融制裁時,這會帶來風險,時間拉長可能危及美元霸權地位。」
卡爾維諾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戰爭「依舊是全球唯一最重要的不確定性來源」。不過,她強調,IMF成員國除了在戰爭之外的其他措辭表述,以及確保全球金融安全網對各國有效等幾個問題上,都有共識。
對台灣而言,過去幾十年來我們所依賴的出口導向經濟成長模式,是建立在「特里芬結構」之上;一旦這結構被改變了,我們怎麼辦?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就是這個結構改變的產物。台灣對外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美中兩國,當美中都有改變「特里芬結構」的誘因時,浪潮只會持續湧來。我們必須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想法,才能因應未來的挑戰。
CPTPP是一高標準FTA,新成員除概括遵守既有協定外,還須做更多承諾。即便是條件很好的英國,由正式申請到完成談判,也須大約兩年。台灣未來即使取得談判入埸券,也要經歷冗長談判,所以有必要先做好短期無法加入的影響因應。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隨 ChatGPT 等 AI 應用風靡全球,科技業研發競賽迅速開跑,各國政府不敢掉以輕心,正思考如何立法監管 AI 工具,避免失控。中國與美國政府近日分別表示,未來不排除規定新的 AI 工具必須通過審查才能上架。
高速全球化弭平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鴻溝,人數更多的落後國家因而取代先進國家成為人類世界的主要力量,終於引發了先進國家的反撲。身為全球獨霸者的美國,數年來以種種手段重擊全球化,包括提高關稅、貿易限制、在地化生產、友岸外包、杯葛WTO仲裁功能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