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再生能源

根據經濟部盤點,至2030年綠電供給量達900億度,遠大於企業界需求量408億度。此外,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結果預計6月出爐。

大選前後綠營態度反覆 桃市府批政治操作 地方揚言抗爭到底

經濟部撤銷桃園市處分,讓SRF發電廠又可進駐桃園,在地民眾已準備連署發動抗爭。圖為抗議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立方、可寧衛與立疆等3家經營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業進駐觀音桃園科技工業園區一事,在今年初大選前後,出現不同轉折。去年底由於有觀音居民強烈反對SRF業者進駐桃科園區,經濟部3度發函收回對業者的推薦函,桃市府以此為由,...

台灣面臨能源短缺,已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已構成國內半導體業營運風險,全球晶片業也可能受到波及。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 Joseph Webster 指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短缺,更面臨電力短缺。他告訴 CNBC:「台灣的電力短缺可能有礙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供應出現干擾恐將波及全球產業。」

路透5日引述業界人士說法稱,日本將在2025年的新版能源政策中提高核電占比,藉此在需求增長和地緣政治情勢緊張的雙重挑戰下穩定電力供應。然而分析指出,核能容易受到公眾反對,而日本又面臨高度地震風險,提高核電占比的目標恐怕困難重重。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上任後昨日首度談到對能源政策的看法;他直言,自己不排斥核電,關注的是電夠不夠?低碳的電夠不夠?則是淨零碳排的目標。

多家歐洲大型電力公司紛紛下修或重新評估開發 再生能源 的目標,原因是成本升高、電價降低。這預示能源轉型面臨困難。

新任閣揆卓榮泰於20日正式上任。面對能源議題,他指出,會持續穩定、安全供電,並繼續發展綠能,追求「非核家園是不可放棄目標」。

為了普及可彎曲的超薄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積水化學工業等日本國內製造商、經濟産業省、東京都等約150個團體將於近期成立協議會。為了納入確定日本2040年度電力構成的下一期能源基本計畫中,最早在今年夏季將設定同年度的裝機容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