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碳燃氫應用 廖俊智:至少要3年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擔任副召集人,他昨日說,每一項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方法都有優缺點,這個委員會將以理性的態度來討論,並會考慮到社會接受度;至於「去碳燃氫」技術,至少要3、4年後才會被應用。

 中央研究院1日起一連4天召開院士會議,由於時序邁入7月,一早台北地區的溫度就30多度,非常炎熱,大部分室內都要開冷氣因應。而中研院團隊致力研發把天然氣轉變成氫氣的技術,將應用到台電商用發電機,這種「去碳燃氫」技術被認為是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一個解方。

 會議開幕典禮中,賴清德總統稱讚中研院與台電合作推動「去碳燃氫」,成果受到肯定與關注。去碳燃氫是以「甲烷裂解」技術,將天然氣(主成份為甲烷)在無氧條件下,裂解產生氫氣和固態碳,再以所產的氫為燃料發熱或發電。由於碳在燃燒前以固體型式分離另做使用,所以後續之燃燒反應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廖俊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會議中,所有可能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技術都會以科學角度來理性討論,不會只看單一技術。

「去碳燃氫」技術何時可以進行民生應用?廖俊智說,這不會是1、2年的事情,從小規模到事業性工廠要應用「去碳燃氫」技術,至少要3到4年,要發展到大規模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不是一蹴可幾。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何時要開第一次會議?廖俊智說,他還未接到通知,所以不知道何時要開會。不過在這項會議上,將以理性、客觀態度來討論各項科學技術,並會跟社會多加溝通,讓所提出方案被人民接受。

相關新聞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驗出殺蟲劑「芬普尼」殘留,食藥署要求下架相關批次 15 萬顆雞蛋。食藥署並要求事發前一個月內雞蛋一併下架。該牧場月產...
近期陸續傳出從總統府、行政院到經濟部、台電等,對我國能源政策尤其是核能政策有改變、鬆動的可能,雖然部分訊息為總統府方面否認,...
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於10日舉辦第三屆李國鼎獎頒獎典禮,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及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共同獲獎。
衛福部長石崇良近日提出的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引發民怨聲浪四起,目前只得暫緩規劃。然而,台灣少子化及人口老化日益嚴重,不僅衝擊健保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