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高通膨持續,美國擴大升息步伐,加深全球經濟放緩隱憂,學者擔憂,下半年不會像過去預測的樂觀,預計全球復甦速度會持續放緩;學者也警示,第三季通膨若無法緩解,體質較弱的國家恐會有主權債務問題,後續可能出現歐債危機翻版,甚至有全球金融風暴的風險。

爛尾樓問題,導致業主集體停止按揭貸款供款;問題出在哪裡?期房制度只是一方面,更大問題在於房地產市場乃至更宏大層面的風險。

大陸近來發生河南安徽村鎮銀行存戶無法取錢以及多個建案停工爛尾房貸戶拒繳貸款等金融風險問題。大陸銀保監會負責人17日晚信心喊話表示,在黨委政府指導與相關各方共同努力下,相信這些困難和問題都能得到合理解決。

河南、安徽的村鎮銀行4月起傳出爆雷,多名儲戶表示存款「一夜消失」,不僅銀行未給出交代,甚至還透過「健康碼轉紅」、需強制隔離的方式阻止民眾維權抗議。隨著事件愈演愈烈,民眾對金融機構信心大減,擠兌潮甚至從河南蔓延到遼寧丹東。

美元勢不可擋的升勢,正讓全球金融市場面臨更多痛苦,也可能加劇亞洲新興股市的資金出走潮,粉碎亞股下半年反彈的希望。

許嘉棟指出,近期,面對物價上漲威脅,各相關單位多反覆強調台灣的物價上漲只是局部、暫時性的,不足為慮;但台灣通膨總會面臨醜媳婦終將見公婆;政府部門與國人宜及早因應。

安培晉三遭槍擊身亡事件,外界議論紛紛日本的下一步,資深媒體人陳國祥提出觀點,他稱,過去安倍抓住美國抗中心切的戰略思維,希望藉此大好時機掙脫日本身上的諸多桎梏,成為無拘無束的正常國家。他的後繼者也利用國際環境變好的時機積極實踐「日本的偉大復興」,這對日本以及亞太國家究竟是福是禍,就要看未來的事態發展了。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指出,低通脹向高通脹的轉變越根深蒂固,須要扭轉這種轉變的代價就越大。高通脹對實際收入的侵蝕,意味著也會成為一個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