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匯存底暴瘦1兆美元 跌幅史上最大
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目前來到12兆美元,今年以來大減約1兆美元,相當於縮水約7.8%,創下2003年開始進行這項調查以來的最大跌幅。外匯存底縮水的主要原因是貨幣價值的變動。美元兌歐元和日圓等其他儲備貨幣飆升至20年新高,導致這些貨幣的美元價值下滑。另一個原因則是越來越多央行不得不動用金庫,以阻止本幣進一步走貶。
美(MBA)抵押貸款利率6.75%,連七升登上16年高點,顯示隨著聯準會加大抗通膨力道,借貸成本驟增。
根據外媒報導,受到美元急升和央行出手阻貶本幣影響,今年以來全球央行持有之外匯存底已經暴跌1兆美元,縮水的速度前所未見。
彭博報導,全球央行外匯存底目前來到12兆美元,今年以來大減約1兆美元,相當於縮水約7.8%,創下2003年開始進行這項調查以來的最大跌幅。
外匯存底縮水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貨幣價值的變動。美元兌歐元和日圓等其他儲備貨幣飆升至20年新高,導致這些貨幣的美元價值下滑。另一個原因則是越來越多央行不得不動用金庫,以阻止本幣進一步走貶。
日圓在9月22日貶破145兌一美元大關,創下24年來新低,迫使日本政府緊急進場護盤,財務省日前公布這個自1998年以來首次進場干預的行動總計動用2.84兆日圓(約197億美元),在今年全球少掉的外匯存底中約占19%。
自2月以來,捷克因干預匯市使外匯存底下滑19%。南韓央行公布9月外匯存底減少197億美元,創下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台灣的外匯存底在9月跌至5411.1億美元,創下12年來最大跌幅與18個月來新低,主要因為資本外流,以及央行進場拉抬新台幣。在美國聯準會於9月會議再次升息75個基點後,新台幣兌美元當月貶值4.46%。今年前六個月,台灣央行為了支撐新台幣已經動用82.5億美元,而隨著台幣持續走弱,這個數字料將進一步攀升。
今年以來,印度的外匯存底大減960億美元,至5380億美元。該國央行表示,本財政年度(自4月起)外匯存底減少約67%與持有資產價值變動有關,這表示其餘為該央行進場阻貶本幣所致。今年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下跌約9%,並在上個月創下歷史新低。
報導指出,大多數央行仍有足夠火力繼續出手,例如印度的外匯存底仍比2017年高出49%,且足以應付9個月的進口所需。
但有些國家的外匯存底水位正急速下降,可能很快見底。數據顯示,巴基斯坦的外匯存底今年來減少42%,目前僅剩下的140億美元將不足以應付3個月的進口帳單。
又見美國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抵押貸款利率6.75%,連七升登上16年高點,為2003年以來同期最大升幅,顯示隨著聯準會加大抗通膨力道,借貸成本驟增。
截至9月30日止當週,MBA的購房申請指數暴跌12.6%,至174.1,為2015年以來最低,而再融資指數下降17.8%,至430.9,為22年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