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與金融

科技時代,各國權力消長,影響全球經濟局勢脈動。你,跟上時代洪流了嗎?

背景說明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

身為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全球化的衝擊,各國都將可能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變動飛速,難以預測的窘境裡。在未來,因應各國列強的權力轉移與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活動照片

  •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左起薛琦、劉遵義、許嘉棟、陳添枝、施振榮

  •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2018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座談

  •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左起薛琦、胡祖六、陳添枝

  • 管仲閔

    管仲閔

  •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左起管仲閔、陳添枝、林聖芬

  •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左起史欽泰、張善政、余範英、呂學錦、陳浩

  • 葉俊榮

    葉俊榮

  • 毛治國

    毛治國

  • 嚴長壽

    嚴長壽

  • 鄭崇華

    鄭崇華

相關文章

編按:七大工業國家(G7)財金首長日前達成歷史性協議,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至少15%。分析師表示,這將使得大型跨國企業的稅負提高一倍,台六國大企業首當其衝;另外財政部及會計師認為,台商以中小企業為主,影響不大,但有三類台商恐受影響,並牽動台積電等產業全球佈局。

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將在台灣時間周四(17日)凌晨舉行,台灣中央銀行也將在當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業界認為利率可望連續5季不調整,重貼現率維持在史上最低的1.125%。同時,外界關注央行3大焦點。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五月消費者物價(CPI),較去年同月上漲2.48%,為八年來最高,其實這一漲幅還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進口物價急速上揚,五月進口物價大漲13.2%,創2008年7月以來最高,我們必須提防2008年的通膨捲土重來。

拜登政府今年2 月 24 日宣布對美國4種關鍵產品供應鏈進行100天調查,分別為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稀土以及藥品等,在白宮官網公布了這份調查最新報告,外媒也指出,拜登政府將成立一個專責小組,設法解決美國經濟的影響。至於半導體部分,拜登政府強調與日韓合作,反而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總部位於的台灣,卻沒被提及。

本土疫情打亂半導體供應鏈之際,新台幣升值風潮又起,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措施,再成關注焦點。央行去年為維護匯市秩序及促進健全發展,在外匯市場有四大管制措施;新台幣的強勢,也成為科技廠另一個頭痛的問題。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指半導體產業出口大好,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最早復甦的經濟體之一,雖陷入突然大增新冠確診案例,暫時仍維持首季時對台灣經濟預測的正面看法,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達5.8%。楊金龍引用諸多國際機構的預測值居高說明,間接透露經濟成長預估下修機率應不大,且利率將連五凍。

中央銀行6月3日二次預告修正「外匯收支或交易申報辦法」,重點在未來每年累積匯款上限,公司行號5千萬美元、個人500萬美元,未來將改採更具彈性的機制,針對不同性質、類別區分做個別額度限制,將可杜絕不肖投機者利用現行「一整包」額度,混水摸魚去國外借美元回台炒匯,衝擊新台幣匯率的穩定。

中央銀行昨(31)日在金融穩定報告中示警,國內外經濟金融有四大風險,包括:全球經濟嚴重衰退後可望復甦,但金融脆弱度持續累積;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逐步回升,惟潛在風險仍高;壽險公司獲利及資本均提升,但面臨較高市場風險,及票券公司流動性風險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