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國內焚化量能緊縮

用SRF燃料棒發電在國外行之有年,先不論這種電能否稱為綠電,有些國外的好東西到了台灣,就是會因為人為因素走樣。例如國內焚化爐頻傳出測出致癌氣體戴奧辛,正因燃燒不完全所致,操作過程沒有維持該有的溫度,犧牲的是人民健康。操作焚化爐有此健康風險,怪不得環團、立委會用放大鏡來檢視SRF,而當中央和前桃園市府可以不問居民意見,直接核准三家SRF電廠設立,更是視人民權益與環境正義於無物,怎能怪民怨高張?

環保團體批評環境部高唱循環經濟,卻以綠能之名燃燒含有害廢棄物的SRF,更質疑若SRF如環境部宣稱更環保減碳,為何不提高SRF品質標準,僅以符合國際最低標準規範。環境部表示,推動SRF是因應國內焚化量能縮緊,同時提升廢棄資源能夠達到資源利用的效率。

環境部循環署說明,焚化爐陸續整改,讓原已吃緊的垃圾處理量能更捉襟見肘。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台垃圾打包暫置量累積達一六六萬噸,創歷史新高。

為因應我國二○五○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資源循環零廢棄」,加上因應國內焚化量能縮緊,環保署自二○一九年起,推動可燃廢棄資源燃料化。為強化管理,今年一月再次修正SRF品質規範,規定SRF製造廠應設置分選、破碎、混拌等必要設備,並持續輔導SRF製造廠提升製造技術及品質,截至去年底,實際有製造及使用SRF的業者已分別達廿八家及十四家。

此外,環保署七月預告修正廢棄物燃料使用成分標準及鍋爐空氣汙物排放標準,增訂源頭成分標準管制、製程汙染防制設備規範、管末排放標準。

對於環團質疑為何不加嚴SRF品質標準,循環署表示,歐盟因市場考量將SRF產品訂為五等級,讓使用者可就燃料性質與鍋爐條件,向製造端議定其燃料品質;而環境部訂定的SRF品質標準,是作為判定什麼是符合品質規範的SRF,也可作為產品運作,但不作為廢棄物管制的依據。

 


延伸閱讀:新聞眼/先射箭再畫靶 綠能打假球?

廢棄物如何變SRF固體再生燃料 製表/胡瑞玲

環境部力推固體再生燃料(SRF),經濟部也給燃燒廢棄物發電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優惠,一來可協助去化事業廢棄物垃圾危機,二來宣稱有創造再生能源及減碳效果,造就一家家以SRF為名的電廠在縣市插旗,如今被環團質疑是「假綠能」,桃園更傳出在一個里同時設三座SRF廠引發民怨,問題根源全來自失能的垃圾治理與不切實際的能源政策。

用SRF燃料棒發電在國外行之有年,先不論這種電能否稱為綠電,有些國外的好東西到了台灣,就是會因為人為因素走樣。例如國內焚化爐頻傳出測出致癌氣體戴奧辛,正因燃燒不完全所致,操作過程沒有維持該有的溫度,犧牲的是人民健康。操作焚化爐有此健康風險,怪不得環團、立委會用放大鏡來檢視SRF,而當中央和前桃園市府可以不問居民意見,直接核准三家SRF電廠設立,更是視人民權益與環境正義於無物,怎能怪民怨高張?

這兩、三年來因台商回流設廠,造成事業廢棄物暴增,讓原本就吃緊的垃圾處理量能更捉襟見肘,愈來愈多縣市拒收其他縣市一般事業廢棄物,高雄就開響第一槍,一路造成事業廢棄清運價格水漲船高,平均翻漲三到十倍。環境部坐視危機束手無策,引進SRF還先射箭再畫靶,空汙排放標準落在核准設廠之後,直教國人無言。

回顧環境部推廣SRF時,竟稱能作為替代核能的發電能源之一,再到經濟部給予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優惠、專案核准設廠,協助業者發綠電財,同時也藉此填補再生能源缺口的假象,形成一魚多吃的局面,這些全為了追趕蔡政府的二○二五非核家園的再生能源目標,不切實際的政策才是一切的亂源。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