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 再生能源占比上看八成

                                                        國發會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風電和光電是重中之重。

國發會3月將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圖,新春開工後將加快研議腳步,將涵蓋2030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等四大重要政策方向。據了解,2050年能源配比,評估方案中除核能不在選項外,再生能源占比將躍居第一,成發電主力,依據不同情境推估,再生能源占比最高上看80%。

風電和光電更是重中之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曾透露,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會參考國際能源署(IEA)淨零路徑,而IEA規劃2050年全球近70%電力將來自太陽能和風能,台灣地狹人稠太陽能和風能占比恐怕沒有辦法那麼高,但至少這二項要超過50%、60%,才能達到淨零排放目標。

為達2050淨零目標,能源結構將徹底轉型,IEA提出2050年能源配比,再生能源占88%、核能8%、水力2%、燃煤(CCS)1%、燃氣(CCS)1%,其中CCS是代表燃煤和燃氣都搭配碳捕捉與封存技術處理。

2019年國內能源配比約為再生能源6%、燃氣33%、燃煤46%、核能12%。經濟部依三種情境規劃出2050年三種能源配比,一是再生能源45%、燃氣32%、燃煤18%、燃氣(CCS)3.9%;二是再生能源46%、燃氣39%、燃氣(CCS)13%;三是再生能源80%、燃氣10%、燃氣(CCS)8%。

換句話說,再生能源占比從最低45%起跳、其次46%到最高上看80%。知情官員透露,2050年能源配比已委外研究機構就不同版本進行評估,其中包括經濟部研議版本,待完成評估,國發會將邀相關部會進一步討論,再報請行政院核定。

淨零碳排路徑圖將涵蓋四大重要政策方向,一是2030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二是運具和製造電動化勢在必行;三是確定投入氫能和碳捕捉封存再利用(CCUS)等相關技術開發及合作。

四是,因應歐盟碳關稅(CBAM),啟動溫管理法修法,將碳費收入以單一基金,補助及獎勵減碳相關技術開發以及電動化推廣。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2030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十年努力,讓這些技術2030年以後可以商業化,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

為鼓勵運具電動化,國發會不會用特定年度禁售油車手段,而是透過價格補貼機制,如補貼廠商,讓廠商壓低價格回饋給消費者等作法。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