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題/甲烷減排 憂3漏洞

                        全球逾百國承諾二○三○年前減排甲烷三成,但國內天然氣管線等甲烷排放卻未長期監測。

甲烷排放量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造成暖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數十倍;台灣自稱甲烷排放量僅占全國溫室氣體百分之一點六七,但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指出,全台超過廿個泥火山、八十多處濕地及三點五萬公里以上的天然氣管線,都可能是洩漏甲烷來源,政府未嚴格長期監測恐成無人管的「黑洞」,不利台灣跟上國際甲烷減排腳步。

汪中和表示,過去全球較少重視甲烷造成的溫室效應問題,美國與歐盟近來發現漏洞並想辦法彌補,即使台灣不想碰這個燙手山芋,但隨著近百國承諾二○三○年前甲烷要減排三成,國內仍應積極面對解決。

汪中和建議,天然氣管線的甲烷洩漏應由業者防制與監測,環保署則要善盡監督責任,因為管線洩漏甲烷不只牽涉溫室效應議題,若短時間高濃度噴發甚至會引發安全風險;美國官方統計,天然氣供應鏈洩漏率約百分之二至三,以波士頓為例,一二五六公里道路就有三三五六個甲烷洩漏點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也說,台灣天然氣發電未來占比將高達五成,但政府並未說明天然氣接收、儲存、輸送等過程中,如何確保減少甲烷洩漏量,政府、供應商及航運業者都應分擔責任,對於降低甲烷排放政策才能做更全面思考。

謝英士說,目前台灣甲烷排放計算方式也不夠透明,如天然氣部分應納入整個供應鏈的洩漏量,即使開採端或運送端在國外,但國際減碳工作已經不分你我,政府應該調整觀念。

至於泥火山或濕地所排放的甲烷,汪中和說,雖然這些多數位於空曠、人口密集度低的地區,擴散出來易遭大氣環境稀釋,但仍屬於甲烷排放源之一,環保署應加強監測、蒐集數據,建立更完整的國家基礎環境資料。

相關新聞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房市管制成為關注焦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七波房市管制已見成效,...
川普「20+N%」對等關稅已對台灣傳產、汽車、農產,以及高科技等產業「傷筋動骨」。針對部分傳產,經濟部產發署啟動「新南向國家隊(A-...
 中央銀行第三季利率決策會議,政策利率「連六凍」,但相對於利率,今年新台幣匯率上沖下洗,出口廠商及壽險業飽受壓力,匯率政策更加受到關注。...
台電 發電機 組從南到北接連故障,在燃煤機組 林口 電廠一號機昨天傳出破管停機後,發電量再少八百MW(百萬瓦)、約百分之二的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