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又趨冷門 新冠使討論跌3成

新冠疫情不只讓世界發展慢下來,還使人忘記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一項針對1900萬條推文的網路使用習慣研究發現,2019到2021年間人們對新冠肺炎的關注,導致氣候變遷備受冷落,下滑了3成。政治學者指出,人們能夠關注、焦慮的範圍其實是有限的。經常擔心新冠疫情的人們也會降低大腦處理訊息的速度,並對風險更敏感。

疫情冷落了氣候變遷

Futurity研究新聞》報導,一項針對1900萬條推特貼文的網路使用習慣研究發現,2019到2021年間人們對新冠肺炎的關注使得其他社會議題受到忽視。政治學者指出,人們能夠關注、焦慮的事情其實是有限的,人們往往避免自己同時處理太多負面事件。這導致對全球氣候變遷的關注大多轉移到新冠疫情上。

學者斯米爾諾夫指出在推特中提及氣候變遷的總貼文數從2019年的800萬,直降到2020年的560萬與2021年的530萬則,下滑3成,但2021年仍有許多新加入的用戶,且天災、氣候議題更常出現在新聞中,對氣候災難的討論卻持續減少。

該研究表示,推特上對氣候變遷討論的減少跟媒體報導,在這幾年並不直接相關,對新冠肺炎的病例和死亡人數的消息才是將極端氣候議題聲量轉移的關鍵。

疫情影響個人思考

Futurity研究新聞》指出,經常擔心新冠疫情的人們竟會降低大腦處理訊息的速度,並對任何風險更敏感。加拿大社科研究資助的心理研究顯示,對流行病的擔憂可能影響了個人的決策風格,不論是高估或低估風險。

神經學家夏普表示,壓力和焦慮對認知的影響眾所周知,未來的研究將致力於探討為何有些人對壓力特別敏感,並反展出免於受到壓力的行為模式。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