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減碳省錢 工程會曝去年已省10億元

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舉辦「台灣循環經濟周」多年,也邀請內政部及工程會與會,工程會主秘林傑表示,公共工程要使用很多資源,而在確保工程品質的前提之下,把再生資源放到公共工程之中,去年就使用300萬噸焚化再生粒料、鋼鐵粒料,估計節省1萬公噸碳排、10億元支出。

「循環經濟產值恐怕不僅百億,上看千億」,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預估,據調查,全球碳排有45%與製造相關,因此在我國2050淨零碳排12項關鍵戰略有就包括「資源循環零廢棄」,讓廢棄物成為資源。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一開始提出「循環經濟」時還知道其概念的人很少,但現在各行各業已普遍推動,政府的角色為協助業界打通經脈,包括提供更多訊息、監督原料品質等,也希望讓循環經濟成為減碳助力。

農委會科技處處長王仕賢說,早年農業為「線性農業」,投入高單位的氮磷鉀後換取高效率生產,但現在也改變做法,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提及2040要達到農業淨零碳排,其中蘭花園區更要在2025年達碳中和。

內政部主任秘書張琬宜說,循環經濟中營建也扮演重要角色,因為據調查,有4成的天然資源使用在營建產業,台灣每年有200萬餘噸的營建廢棄物,希望讓廢棄更有效率的使用在營建工程上。

相關新聞

新台幣近期失速爆升引發恐慌,市場對關稅戰升級為貨幣戰的憂慮成為現在進行式,新台幣短短兩日升值達1.872元,不僅衝擊出口商獲利,...
新台幣2日暴衝逾3%,各界擔心5日是否會看到2字頭,學者示警低毛利的企業經營風險大增,可能會有無薪假、裁員的情況發生,...
高齡化 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常態,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也是第一次面臨長壽社會帶來的種種挑戰。 英國 國家長壽創新研究中心(...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