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能源危機 日大舉重啟核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十四日宣布,將於今年冬季重啟最多九座核電機組,可供應全國一成電力需求,以因應國際燃料價格飆漲及供應短缺。這是福島核災引發日本國內反核潮以來,首度大規模重啟核電反應爐,顯示能源危機的急迫性。

 

此外,岸田也表示,為確保用電尖峰時期可供應無虞,將額外確保十座火力發電機組運轉,意味比起氣候變遷的減碳承諾,日本政府不得不優先考慮企業民生的能源需求。岸田強調,日本政府會利用既有的火力與水力發電廠,因應當前的電力供需。

 

二○一一年福島核災後,日本核電機組一度全部停機,如今卅三座機組已有十座陸續重啟,另有七座經政府批准可重啟,但因地方壓力及設備升級問題尚未恢復運轉。

 

日本上月出現破紀錄單月均溫,用電量也隨之大增,政府上月底連續四天發出供電窘迫警報。岸田十四日呼籲民眾節約瓦斯,表示目前都會區天然氣雖供應無虞,但必須為突發狀況作好準備。

 

俄國總統普亭上月底簽署命令,將成立新公司接管「薩哈林二號」天然氣田開發事業。薩哈林二號位於鄂霍次克海庫頁島海域,由薩哈克能源公司負責營運,出資者包括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殼牌、日本三井集團及三菱集團等公司合資,殼牌今年二月底因抗議俄國侵略烏克蘭而退出。普亭的行動對日本而言,最壞的狀況是俄方新公司恐將吞併日方投資,非但血本無歸,更打擊日本的能源取得管道。

 

俄國入侵烏克蘭引發西方國家禁運俄國石油,俄國以減供天然氣等方式反制,導致國際能源市場供需失調價格大漲。一些國家重新考慮核能,南韓政府五日在國務會議中擬定新能源政策方向,在二○三○年前將核能發電占比提升至百分之卅以上,並將化石燃料進口依賴度從去年的百分之八十一點八,降至百分之七十以下。

 

歐洲議會六日表決通過,支持歐盟將核能列為綠能,以擴大相關投資。原已決定淘汰核電的德國,因俄國降低「北溪一號」天然氣供應,「北溪二號」計畫暫停,引發最後三座核電機組是否應延後除役的爭辯。

 

美國也因電力需求激增,加上要兼顧潔淨能源和減碳目標,讓一些原本反核的政界人士轉而支持,開始討論延長現有核電機組使用年限及建造新核電廠。美國核電仍占全美發電量的百分之廿。

相關新聞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今年諾貝爾獎為我們打開了兩扇通往科學未來的窗,化學獎頒給了三位創造「金屬有機框架」(MOF)架構的科學家,他們為分子世界建造了新的房間;...
繼先前NVIDIA與OpenAI的深度技術綁定,隨後AMD以股權換取OpenAI數百億美元大單,共同開啟全球AI與半導體市場的全新戰略時代...
中共第20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舉行,審議自2026年起往後五年大陸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的「十五五」規劃。 瑞銀8日發表報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