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升級稀土出口管制:範圍涵蓋半導體及軍事敏感技術

中國商務部今日宣布,即日起將對稀土相關技術、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目的是為更好的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中國商務部今(9)日宣布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相關規定,針對含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商務部明確指出,研發或生產 14 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 層及以上存儲晶片,以及具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慧出口,將採逐案審批。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及二次資源回收相關技術,及其生產線裝配、調試、維護、升級等技術,未經許可不得出口。
發言人指出,過去部分境外組織及個人將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管制物項直接或加工後,轉移、提供給有關組織及個人,直接或間接用於軍事等敏感領域,對中國國家安全及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或潛在威脅,對國際和平穩定造成不利影響,也損及防擴散國際努力。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稀土相關物項具備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的作法。稀土相關技術早在 2001 年便列入《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而在今年 4 月,中國政府對中國組織及個人出口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不過,中國政府表示,對於最終用途為緊急醫療、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救助等人道主義救援的出口,將豁免申請許可。此外,考慮到各利益相關方履行既有商業合同及滿足合規要求等實際需要,也設置了合理的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