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全球暖化下極端氣候現象加劇、災難頻繁,三大洲近幾周來爆發破紀錄的熱浪、洪水、乾旱,生態系統面臨嚴重危機。於2015年12月12日的《巴黎協定》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之內,確定明確目標,透過每5年檢視減排成績。

5年已匆匆過去,2021年8月10日聯合國IPCC報告考量的五種溫室氣體排放(包括臭氧、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氧化亞氮)情況皆顯示,預計2030年左右地球表面均溫將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攝氏1.5或1.6度,已使巴黎協定確定破功。

本年初4月28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環保署合辦「零排放沒退路 氣候變遷治理」,中研院人為氣候變遷研究中心執行長許晃雄依據氣候變遷預測分析指出,「全球暖化的威脅是現在式,而不是未來式,2050淨零碳排,不能遲疑」,台灣百年一遇的缺水旱象更加頻繁,自然災害不容小覷,政府須立即正視氣候變遷影響的進行式。

炙熱地球下的政經壓力與共同挑戰,為朝向2050淨零碳排,目前歐盟提出系列綠色新政,關注的是2023年將試辦碳邊境調整機制,攸關我國碳費訂定。正式釋放的兩大訊息,第一是產品國若已實施碳定價措施,出口歐盟將可減免碳關稅,第二是在生產國碳排標準若較歐盟更好,碳關稅將愈低甚至免收費;這對台灣而言代表碳定價趨勢已不可擋,將盡速修法實施。

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宣示2050達到淨零排放,蔡總統今年四月宣布「已開始評估及規畫台灣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的可能路徑」,在國內外的學術與民間組織敦促不斷下,2050淨零排放應直接入法。於8月30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指示下,裁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應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明確把2050淨零排放寫入法條當中,在九月中會加快協調修法進度。」去年提出的溫管法修法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追求淨零碳排」將寫入立法目的。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有授權徵收碳費的法源,將研擬強化草案條文,為規劃國家淨零排放願景目標,行政院統籌成立「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由「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綠運輸及運具電氣化」及「負碳技術」等四大工作進行淨零排放路徑評估及藍圖規劃,並籌組「願景組」,如農林碳匯、淨零建築、綠運輸、低碳產業及經濟工具等議題,仍須邀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與政府代表討論。希望碳費徵收將專款專用,協助產業投入低碳技術發展;如果國內收取碳費,廠商就是繳費給台灣而非歐盟,而碳費又可以用於幫助產業投入低碳技術及改善製程設備,未來產品碳含量可再降低,提升國際競爭力。

歐盟2023年開始對特定產品要求進口碳排放申報,2026年正式實施,台灣需把握僅存的時間布局。台灣未來配合國際碳關稅機制將上路、零碳新賽局,能源與產業的轉型都不能再拖延,我們準備好了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長期關心氣候變遷、環境與水土生態,持續追求公義與社會福祉,辦理系列座談,省思檢討對話,期望各界一同面對承擔與試煉,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的挑戰。

  1. 議題一-減碳政策

總統蔡英文特別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亦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同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院長更裁示重新評估「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減量目標」。再者,為加速減碳各國紛紛採取各項措施,尤其歐盟規劃2023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臺灣勢必需更積極推動相關工作。

環保署於今年7月1日設立氣候變遷辦公室,除是臺灣正式向國際對減緩氣候變遷的期待做出回應,也是落實總統及院長對國內減碳工作之指示。首要工作為儘速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減量法》修法工作,受關切的徵收碳費制度也將併同修正法案與積極加強與各界溝通;此外,環保署也將展開研議跨部會調適氣候變遷的行動方案。

  1. 議題二-立法確立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自104年7月1日公布施行,為因應國際加速減碳趨勢,環保署自109年起啟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提出四大修正方向:強化氣候治理、提升管理效能、增加收費機制及氣候變遷調適,辦理溫管法研修事宜,持續蒐集研析各方意見,朝野立委亦呼籲氣候變遷因應法之修法,各方修法版本應充份溝通,盡速推動。

  1. 議題三-產業創新

為推動長期減量工作,國際上各國均動態檢討政策,及提出淨零排放目標, 對溫室氣體減量要求持續緊縮,如歐盟為達到2030年減量達55%之目標,於今年7月14日公告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草案,推動CBAM目的在於促使貿易夥伴國負擔與歐盟境內產業相同的碳成本。《2021工總白皮書》就「環境能源」層面指出,在公共政策部分,能源部應積極轉型;在協助企業減碳排部分,政府應輔導產業綠色生產,降低產品碳足跡,透過碳定價機制,消弭與其他國家碳管制落差。我國尚未建立碳排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與碳費定價等機制,面對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實施碳關稅及國際大廠供應鏈減碳要求,為避免國內產業遭內外雙重課徵,徵收碳費前,須審慎評估對產業的影響,務必有完整配套措施,並符合環境有效、成本有效及公平之原則。

時間

議程

09:30-10:00

報到

10:00-10:30

開幕

主辦單位致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10:30-10:40

議題一

減碳政策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余範英董事長(主持人)

10:40-11:00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蔡玲儀處長(主講人)

11:00-11:15

中央研究院 劉兆漢前副院長(與談)

11:15-11:30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林子倫副教授(與談)

11:30-11:45

地球公民基金會 李根政執行長(與談)

11:45-13:00

休息時間

13:00-13:10

議題二

立法確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及資源管理研究所

邱文彥 教授(主持人)

13:10-13:30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范建得 教授(主講人)

13:30-13:45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

趙家緯 理事長(與談)

13:45-14:00

國民黨立委

林奕華 委員(與談)

14:00-14:15

民進黨立委

洪申翰 委員(與談)

14:15-14:20

換場

14:20-14:30

議題三

產業創新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黃正忠 總經理(主持人)

14:30-14:50

新北市政府

葉惠青 前副市長(主講人)

14:50-15:05

臺灣水泥

張安平 董事長(與談)

15:05-15:20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蔡練生 秘書長(與談)

15:30-15:45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

蕭代基 研究員(與談)

15:45-15:55

休息時間

15:55-16:55

綜合討論

余範英、邱文彥、蔡玲儀、范建得、趙家緯、葉惠青、蔡練生(依實際情況調整)

16:55~

賦歸

相關新聞

缺電危機引發社會關注,繼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 核能 不是人類公敵」, 國民黨 立委與學者專家昨天宣布,將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
當沖降稅的第二次延長將於年底到期,第三次延長的呼聲已起,甚至有單位鼓吹當沖降稅的「常態化」、永久釋出租稅優惠,從此沒有到期煩惱。...
 兩岸開放觀光出現轉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稍早於「馬習二會」上釋出恢復兩岸旅遊交流善意後,大陸國台辦24日指出,陸方將採取積極措施,...
老幹、新枝加入陣容,潘俊榮掌舵,苗豐盛任監事會召集人,朝世代交替邁進  工業總會24日進行理監事改選,在現任理事長苗豐強不再續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