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漲與不漲選擇題 曾文生:考量社會承受程度

經濟部將於月底召開電價審議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接受網路節目專訪表示,由於國際燃料價格翻倍成長,台電燃料成本劇增,將以社會承受程度、不讓影響範圍擴張,作為電價調整主要考量。

曾文生今天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談及電價議題。

面對工商大老認為電價漲定,曾文生指出,產業生產是反映成本,對台電而言,國際燃料價格成長「不是幾%、幾成,而是幾倍」,單看的話,當然對電價衝擊大,但同時也要考慮對經濟社會穩定的影響,將檢視俄烏戰爭變數為短期或長期因素,最後由月底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電價。

觀察國際燃料價格波動,曾文生表示,近期燃煤現貨價格與台電估算「差很多倍」,中油天然氣長約加現貨採購平均價格也「一定超過100%」;整體而言,台電燃料成本和原先估算相比「成長很多」。

曾文生表示,通膨問題現在受世界關注,觀察各國天然氣與柴油價格,台灣依舊低價、電費更是,以2020至2022年來看,全球電力公司幾乎都有漲價,台灣是極少數未作調整國家;後續會視台灣社會如何承受,以及影響範圍不被擴張,作為電價調整主要考量。

他說,「主旋律是(能源交易)市場,變奏才是現在經濟環境狀況」,如何讓衝擊減輕且平順,是目前最重要考慮。

再者,未來世界發展走向淨零碳排,一定會新增許多投資,以企業永續發展角度,勢必新增綠電,短期價格較高,但長期會更有競爭力;而再生能源發展也須配合電網投資,會直接影響用電成本。

針對漲電價行動可能成為民進黨政治包袱,曾文生表示,對於在野黨如何監督無法評論,而台灣通訊發達,對國際狀況掌握高,和其他國家發展參考對比,「現在找到的例子都是有調整電價」,目前多國電價皆為台灣兩倍,台灣電價便宜程度名列前茅,約前5名以內。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