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山大學合辦「水患何時了?─從高雄一雨成災談起」座談會

七一一豪大雨,高雄縣市成了水鄉澤國,遍地盡是泡水車,八百多棟的大樓地下室成了大池塘,也奪走了七條人命,暴雨成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由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中國時報、國立中山大學共同協辦的「水患何時了」座談會,昨天下午在中山逸仙館會議室舉行,由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李彪和兼時報河川保護小組顧問、台大環工所教授於幼華共同主持。中山大學副校長周昌弘應邀到會中致詞,與會人士從七一一高雄一雨成災談起,為高雄地下水及雨水下水道功能把脈,研商如何解決南部地區淹水之道。

受邀出席的與談人士包括:高雄市工務局下水道工程處長吳宏謀、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高雄縣府水利工程課課長李賢義、中山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邦富、中山海地化所教授陳鎮東、台大土木系教授郭振泰、成大環工所教授溫清光及成大水利系主任蔡長泰等人。

吳宏謀及李賢義兩位高雄縣市政府官方代表,一致強調七一一高雄豪雨,是百年僅見的暴雨成災,天災不可免,但政府公部門及民間私人機構未來應努力將類似的天然災害降至最低。吳宏謀特別提出公家部門氣象單位預報豪雨失準,是導致防災救災成效大打折扣的主因。

陳鎮東教授認為,一雨成災,必有改進的空間。他持科學的觀點檢討指出,七一一當日非海水漲潮期,怪滿潮讓洪水不退,根本沒道理,目前高雄地區下水道設計採最低標準,是導致人民保障最少肇因。此外,全球溫室效應導致台灣海水水面上升、高屏地區超抽地下水導致的地盤下陷等,也是讓高雄地區雨水難以及時宣泄的主因。不過,陳鎮東認為,導致高雄七一一嚴重水患的最大禍首,在於都市計畫建築規劃不當。

曾在省府水利局服務的李鴻源教授則以「治水政治學」觀點批判。他認為,跨縣市區域排水工程,往往牽涉到複雜的政治,以前省府執行就遇到不少困難,如今凍省之後,交由各縣市政府用經常預算方式各自為政,其效果更是可預見的。

李鴻源進一步指出,高雄水患與汐止淹水不可同日而語,政府部門應認真地用電腦模擬還原高雄水患的真相,追究責任次要,找出問題癥結才能對症下藥。

蔡長泰主任則指出,下水道維護不力、民間建設改變原有的集水系統及社區居民缺乏公德心導致下水道系統阻塞等等,都是造成地區遇雨成災的主要原因;郭振泰教授則認為,現有的防洪排水設計頻率偏低、下水道維護工作做不好、迄今無都市洪水預報系統等,是洪水為患的主要原因。

陳邦富教授則引用相關數字,駁斥高雄市政府認定七一一純為天災的說法。他指出,七一一當日非海水大潮期,晚間七時為海水最低潮時段,因而晚間八時以前豪雨傾瀉時段,降雨量不該造成雨水來不及宣泄的情況,顯示現有排水系統必有人為缺失存在。他同時質疑說,淹水如是必定的,是否該淹到大樓的地下室呢?一次天災淹水是可以接受的,是否水患一再發生該被允許呢?

溫清光教授則以日美治水經驗為例指出,當地廣設蓄洪池,在運動場及公園底層,或是兩棟建築物間的地下規劃設計成調洪池,道路也舖設透水柏油路面或是植草磚,以強化延遲洪峰的功能,值得我國政府未來防洪參考借鏡。

李鴻源教授認為,盲目興建過多的治水硬體設施,排水溝及下水道不是治水的萬靈丹,而是政府進行都市計畫開發時,應事前考慮水患防範問題,廣設具蓄洪功能的公園及綠地,少一些政治利益考量,才是防範洪水正確思考方向。

蔡長泰主任則強調政府今後應將「都市淹水」問題視為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的一部分,並儘速斥資建立全國雨水水文地形的資料,要求今後公民營工程興建前,須將雨水淹水問題列入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之內。蔡長泰認為,雖然建立全國雨水水文地形資料花費不貲,但這筆經費支出效益比老人年金發放更為重要,至少讓老人們不必擔心遇雨會被淹死。

與會人士咸認,防洪之道,年年討論的結果都大同小異,政府反應無異視為「狗吠火車」,令人感到氣餒。周昌弘副校長則認為,即使專家建言千百遍無用,有良心的專家依舊要再講下去,如錄音帶重複播放般,唯有在水患中身歷其境,方知水患有多可怕,專家多言、民眾受害,政府不見棺材不掉淚,政府又怎會起而行 呢?

於幼華總結特別感慨地說,經濟不景氣才半年多,國內官民已哀鴻遍野,但數十年來,民眾不斷忍受環境屢遭破壞,遇雨成災或是久旱不雨,卻從未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此事大家應冷靜想想都市環境的問題,用工程謀求治水解決之道是否太愚蠢了,從高雄水患出發,今後該何去何從,是大家共謀的課題。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