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增1.2億貧窮人口!新冠疫情癱瘓SDGs「17項永續指標」

全球新增1.2億貧窮人口!超過1/5的5歲以下孩童發育不良;影響12.5億學生就學;危及16億人的工作;發展中國家債務顯著上升,這些人都是「新冠災民」。

2015年聯合國公布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倡議全球共同面對問題,在2030年前實踐17大領域的永續發展行動。不料,碰上新冠來攪局,讓本就充滿挑戰的「全球永續之路」,變成更加坎坷難行。很顯然的,疫後的全球復甦腳步將迎來「不一致、不均衡、也不足夠」的局面。

全球約2億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超過410萬人死亡。這樣的數字令人驚駭。

然而,它為全球所帶來的威脅,不僅是直接因病毒讓生命受到侵害,透過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永續發展目標年度報告》,更可明顯看出,疫情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影響有多麼嚴峻!

2015年聯合國公布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倡議全球共同面對問題,在2030年前落實相關永續發展行動。不料碰上新冠來攪局,讓本就充滿挑戰的「全球永續之路」,變成更加坎坷難行。

27日的「2021台灣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論壇」,由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顧洋分析「SDG國際發展趨勢」。他直言,「新冠疫情對17項SDG目標全都造成影響,」有些是因疫情直接引發的、如健康風險,有些則是因為各國為防疫所採取的控制策略所造成,比如封城造成經濟損失,便是一例。

17項永續指標都受害,拖累2030年目標

攤開17項的SDG來看,確實「無一倖免」。

舉例來說,「消除貧窮」本來是17項SDG的第一項目標。但如今,疫情已讓全球新增1.2億貧窮人口。

聯合國SDG報告指出,過去20多年,全球致力消除貧窮的努力,硬生生被新冠病毒打斷。自1998年以來,原本逐年下降的極貧人口(extreme poverty)比率,在2020年首度上升,由前一年的8.4%升至9.5%。

此外,原先預期2030年「消除飢餓」(SDG2),顯然是無法達成。聯合國評估,受新冠之害,全球新增的飢餓人口達7000萬至1.6億之間,總數將達8億人左右。其中,孩童營養不良現象亦惡化,約22%、近1.5億的5歲以下孩童處於發育不良。

在「教育品質」(SDG4)面向,據統計約有12.5億學生就學受影響。加上本就存在的數位落差(digital devide),其中有三分之二無法上課,導致學習效果大幅下降,同樣抹殺了過去20多年來的努力。報告示警,恐對未來人口素質帶來深遠衝擊。

再看「穩定工作與經濟成長」(SDG8),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包含供應鏈中斷、產銷失調等,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損失約2.55億個全職工作,危及16億人的工作(包含工時減少等不利狀態),讓全球失業率提高1%。

與經濟面向有關的,報告統計還發現,2020年全球外國人直接投資減少40%;發展中國家的債務也顯著上升。

至於「氣候行動」(SDG13),仍可看疫情之下,環境問題依舊存在。

新冠疫情沒有舒緩氣候和環境危機,雖然不少國家因工業生產停擺,讓碳排放量降低,但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卻持續上升。生物多樣性滅絕危機也沒有停止,統計2015至2020年間,全球平均每年損失1000萬公頃的森林。

「疫苗分配」惡化不公義,恐致全球政局動盪

各國之間,新冠疫苗分配不平等的現象,更無疑是另一層危機。

它不僅加深國際間不平等現象,也凸顯社會安全網的脆弱,尤其對最貧困地區形成沉重打擊。截至2021年6月中,在歐洲和北美地區,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的平均比率為68%。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接種率卻不到2%。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與媒體線上座談。當天是台泥宣布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NHOA後、張安平首度與媒體談話。在談儲能布局之餘,他也忍不住對全球的疫後發展有所感觸。

他提到,若是當初全球各國能共同合作,先進地區或富裕國家願意承擔,為全球78億人口,每人都買兩劑疫苗,總疫苗花費的支出,怎麼算都會比今日的世界經濟損失還小。

報告顯示,至少有18國家因疫情而延後選舉,增加政治不穩定的風險。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日前接受《遠見》專訪暢談產業趨勢,過程中話鋒一轉,也對疫情有感而發。「我很擔心,這次疫情結束,不出3年到5年,世界會有大的變化,可能會有大的災難等戰爭,」他憂心忡忡。

很多先進國家明明正處疫情期間,但股市沒有跌、還出現大漲,「這什麼原因?代表有錢人會更有錢,」他觀察,各國貧困差距已愈來愈大,隨之而來的社會暴動與不安定,都可以引爆更大的國際衝突,「其實這是很危險。」

此外,許多國家訂定嚴格的防疫法規,也有著違法現行法規與人權等爭議,在在加深社會不穩定。

全球「三不」復甦!聯合國SDG報告提三大提醒

種種跡象均暴露出,新冠疫情引發嚴重的全球風險,尤其各國對疫情的應對與恢復能力差異極大,全球復甦的腳步將「不一致、不均衡、也不足夠」。

KPMG安侯永續發展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感歎,近來台灣社會對CSR、ESG、SDG等這類話題,談得朗朗上口。但對這份報告所透露出的危機訊息,卻沒有太多關注。

「苦的人變得更苦,許多人莫名成為新苦與新貧族,」他疾呼,必須重視新冠對SDG所帶來的全面衝擊。在他眼中,解救「弱勢議題、弱勢地理位置、弱勢的人與物種」,正是推動永續發展最需要發揮的社會正義。

因此,SDG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多弱點」投入影響力,帶來正面衝擊。他鼓勵各界落實衝擊投資(Impact Investing),引導資金到這些多弱的點上,創造具體的改變並帶來生機。

然而,儘管充滿荊棘,顧洋認為,危機就是轉機。

針對疫後復甦,聯合國SDG報告提出三點提醒:

一是,強化公共服務建設、降低碳排、保育生態;

二是,推動綠色經濟、投資清潔能源、提高資源效率,扭轉當前的消費與生產方式;

第三,則是增加對於科技創新的投資,包含醫療衛生與數位科技等。

「能夠全球一命、平視平等、齊心合作,這才是實踐永續願景的最終關鍵,」顧洋說。

相關新聞

全台僅3縣提功能分區圖 政院訂4月1日召集縣市首長討論 施行可能挪後2至3年 因應氣候變遷等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2025年上路,...
線上刷卡是民眾常使用的方式, 但一次性動態密碼依然會有盜刷問題,金管會將盡力為民排解信用卡用一次性密碼(OTP)遭盜刷的爭議。...
預防警示帳戶、人頭戶,金管會三路並進,一是針對警示帳戶數最多的前五家銀行列入專案列管,要求訂定改善計畫;...
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