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命水 水利署:地下水已回升至正常水位

5月底全台進入汛期,水情獲得紓解。水利署今天表示,地下水為乾旱時穩定的救災水源,目前包含地層下陷的彰化與雲林地區在內,多數地下水水位已明顯回升,上升幅度最高到近11公尺。

針對彰雲地區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表示,政府各部門正合作推動「雲彰地區地層下陷具體解決方案暨行動計畫第二期(110-115年)」計畫,辦理增供地面水源、減抽地下水、加強管理提升用水效益、土地復育環境改善等工作,並以高鐵沿線及雲林縣虎尾、土庫、元長、大埤等4鄉鎮為優先推動地區。

水利署指出,地下水、地面水、水庫蓄水,3者同為台灣重要用水來源,乾旱時,地下水更是穩定的救災水源;本次因應大旱,為穩定民生供水需求,啟動抗旱備援水井及緊急鑿井因應,抗旱過程中累積抽水量達6340萬噸,充分發揮地下水「救命水」的功用。

水利署統計,5月28日起台灣進入汛期,連日多場降雨,促使多數地下水水位明顯上升;以地層下陷的彰化與雲林而言,地下水水位全數回升,整體上升幅度介於0.01至10.97公尺。

彰化部分,水位上升幅度介於0.01至5.34公尺;至於雲林,水位上升幅度介於0.24至10.97公尺。另外,抗旱鑿井較多的台中地區,6月水位也已明顯上升,幅度介於0.34至3.09公尺,顯示即便在穩定抗旱抽水的情況下,含水層已藉由降雨逐漸補注,因而可見回漲情形。

相關新聞

台灣外匯存底衝破6千億美元 中央銀行7日公布9月外匯存底餘額,單月增加55.13億美元,結束連二月下滑,更一舉衝破6,000億美元大關,...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日3學者共享殊榮,他們發現調節性T細胞與關鍵基因Foxp3,這套「煞車」系統為自體免疫疾病、...
一直以來,我們常常聽見富者越富、貧者越貧,或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失這一類的說法,但事實上,說的都是過多資源集中到了少數受益者身上。...
大陸委員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學者解讀,未來世界經濟可能被劃分為三個主要圈圈,美國圈、大陸圈、以及非美非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