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經濟學人》報導,全球中央銀行正面臨21世紀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他們試圖逆轉過去十年的寬鬆貨幣政策。本周美聯儲將利率提高了半個百分點,並宣布將很快縮減其持有的債券組合。澳大利亞儲備銀行不久前還預測, 2024 年前利率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讓投資者感到意外的是,在 5 月 3 日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將利率提高了 25 個基點,是11年來首見。

中美科技戰壁壘分明,美國為鞏固供應鏈短缺之餘,以及先進國防發展,近期《日經》報導,日本、美國政府已快要對攜手生產2奈米以下製程晶片達成共識,兩國也著手設計避免科技外洩的架構,中國是他們當心的對象。 傳出日美兩國政府將深化合作,打造尖端半導體設備供應鏈。

全球通膨壓力不斷提高,葉倫表示,儘管美國首季經濟萎縮、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和俄烏戰爭引發的經濟風險超乎預料,但美國經濟仍然強勁。鮑爾則強調,Fed會透過抑制需求來控制通膨,美國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實現軟著陸。

通膨持續衝高為全球央行難題,美國聯準會累計已升息3碼,市場預測,我國央行6月第二季理事會再度調高政策利率,幅度為半碼機率高。但央行也表示,以貨幣政策不能完全緩解通膨壓力,稍有不慎可能讓經濟硬著陸,帶來高失業和急速的經濟萎縮。

美國聯準會(Fed)為抑制衝上40年高峰的通膨率,正加快升息腳步,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日增。不僅如此,Fed猛打通膨的震撼也可能波及世界各地,尤以新興市場國家首當其衝,而這些衝擊通常會導致持久、負面的後果。

《衛報》報導,一份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警告,全球暖化正劇烈改變海洋生態,可能引發數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海洋物種大滅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升息2碼,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調高至0.75%-1%,符合市場預期,也是2000年至今最大升息幅度,展現其對抗通膨之決心。聯準會並暗示,6月將開始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有六成專家認為Fed激進升息將造成美國經濟衰退。

疫情復發、物流不順導致供應鏈短缺等,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復甦,加上烏俄戰爭加速能源及大宗物資上漲,全球陷入停滯性通膨現象中。各國央行謹慎面對通膨完美風暴,同步關注美聯準會動向做為因應指標,英國央行率先與美同步,升息前夕 先調升債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