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獲頒2022唐獎永續發展獎,他錄製影片表達對得獎的感謝,也呼籲永續發展目前正面臨巨大挑戰,「全球應該合作達成這個世界的目標」。
編按:三年前 《經濟學人》 使用「 slowbalisation 」為主題,今 把重心移回到研究全球化的重塑。 丁學文對此表示看法,過去幾年的全球變局已經把它搞得七零八落,這個世界將隨著區域分化與全球供應鏈的撕裂迎來一個越來越焦慮的時代。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為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近期通過約3000頁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是少數共和黨與民主黨難得攜手合作的法案,除了為加速美國產業與技術的發展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為因應中國在世界經濟局勢的影響力,幾乎全是衝著中國而來,估計多達43%的美國對中投資將遭到審查,美中脫鉤聲浪再起,中國最憂心的就是半導體全面脫鉤、晶片斷炊。
面對美中矛盾加劇,中國大陸外交部19日發表4萬字長文,列出21點「美國對華認知中的謬誤」,並逐條一一回應「事實真相」。對於美方對台政策,大陸外交部指控,美國背信棄義,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企圖「以台制華」,是當前台海和平穩定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
《日經》報導,世界各國央行加快加息步伐,讓美歐股市全面下跌。市場相關人士對於美國債券不的「恐慌指數(預期波動率)」超過了新冠衝擊時,如果美國史無前例的加息以利率上升的形式波及全球,利息支付負擔的增加有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違約等各種信用風險。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BOJ)今天維持長期貨幣寬鬆政策,全球其他國家央行卻是相繼升息以遏止通貨膨脹。日銀的決策顯然與全球對抗通膨而祭出的緊縮措施背道而馳。
澳洲新的中間偏左派政府今天(16日)向聯合國提出更具雄心壯志的排放目標,尋求結束10年來對氣候變遷行動的猶豫不前。
《日經》報導,全球化的真正起點是哪?大航海時代拉開序幕的15世紀末、工業資本主義勢頭加強的19世紀中期、美蘇冷戰終結的1989年……。不同有識之士的答案並不相同。全球化將走向終結,還是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