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指出,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金磚國家擁有其獨特的優勢,也面臨著某些共同的困境。

綜合媒體報導,金磚國家工商論壇習近平與普亭皆不約而同的表示,「一些國家」在刻意製造陣營對抗與世界經濟危機,在烏俄戰爭的餘波之下,這番談話更彰顯出歐美集團與俄中之間水火不容的態勢。習近平更強調,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他呼籲應該推進擴員的進程,讓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早日加入金磚。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指出,歐美提供軍火、援助難民,並對俄經濟制裁,但戰爭已打了四個月,各國都付出高昂代價,季辛吉建議烏克蘭退讓,雖無情卻實際。

綜合媒體報導,鮑爾連兩日出席國會經濟證詞,重申將「無條件」遏制通膨,加劇衰退疑慮,但他也表示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

為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撰文指出, 房屋的租金報酬率和利率有連動關係, 就算租金不變,利率愈低,房價租金比就會愈高,所以房價必定上漲。呼籲央行的理事們,發揮道德勇氣,正視民生的痛苦。請勇敢面對「不方便的事實」,承擔起應該負的責任。

台灣經濟動能面臨全球接連利空衝擊,台灣綜合研究院23日公布調整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估值為3.8%,較去年底估測的4.05%,下修0.25個百分點。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表示,全世界都有嚴重的經濟衰退危機,台灣絕對躲不掉,大宗物資上漲導致輸入性通膨壓力大增,帶動國內物價走升,也讓出口陷入較高的不確定性,整體經濟遠不如去年底預測的樂觀。

俄烏戰爭2022年2月開戰以來已近四個月,戰事膠著,我國金融業資金也大撤退。金管會統計至2022年5月底,我國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業、國人持有基金對俄羅斯曝險金額達1,230.26億元,雖然仍破千億元,但較2月底時已減少了401.62億元。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指出 全球化並沒有消亡。它甚至可能並未步入末路。但是它確實在發生變化。在此過程中,塑造它的機構——尤其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也在被迫改變。我們正在邁向一個不同且困難得多的世界。不過,在設定新的航向時,我們需要避免一些錯誤。以下是七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