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拜登政府周二宣布,如果政府推出支持性的政策,到2035年太陽能可望供應美國40%的電力。

聯合報十五日探索新聞報導流標現象,反映了當前營造產業實況。公共工程每年花費公帑四千餘億,是近五分之一的國家總預算。整個營造業每年營業額則超過六千億,流標對公私部門的影響,也就不難想像。

乾旱、豪雨成災,台灣未來面對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會越來越高,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近期將宣布未來20年面對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否則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將會來不及。

英國是今年氣候變遷大會主辦國,近年積極減少碳排放、發展綠能及氫能,不僅將在二○二四年廢止燃煤發電,更率先喊出二○五○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net zero)願景,堪稱是對抗全球暖化的領頭羊。

環保署擬將石化、鋼鐵等產業納入空品惡化時應配合強制降載減排的對象,最快今年底上路。

金管會攜環保署制定台版「永續分類標準」 ,製造業、不動產業、運輸倉儲業先行上路。

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帶來的嚴重乾旱,除了直接導致水資源和山林野火的危機,對仰賴河流與水壩的零排放水力發電也造成衝擊,甚至迫使部份國家更加依賴化石燃料。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 NOAA)國家環境資訊中心13日發表最新全球資料,自142年前開始記錄地球溫度以來,2021年7月是最熱的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