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響/審計制度靈活 公共工程不流標
聯合報十五日探索新聞報導流標現象,反映了當前營造產業實況。公共工程每年花費公帑四千餘億,是近五分之一的國家總預算。整個營造業每年營業額則超過六千億,流標對公私部門的影響,也就不難想像。
近年來,流標已不是新聞。可惜,流標原因的討論,常流於瞎子摸象。就以常被提起的流標原因,「物價上漲」與「勞力不足」,這確是事實。但只要付出足夠的價金,就不會「買」不到或是「雇」不到。「物料」與「勞力」永遠是在動態變化。今天因為科技業搶建,加上疫情影響,導致缺工缺料;但換作明年,難保不會因為其他世界情勢的風吹草動,造成類似波動。
要扭轉上述流標原因,只有「減緩波動」與「彈性因應」。
「減緩波動」是在總體經濟的觀念下,就社會具備的營建能量,做適當的規畫疏導,避免所有工程擠在一起執行。流標的起始,差不多就是前瞻計畫一次投入幾千億的時候;加上興建社會住宅蔚為風潮、台商回流不惜代價搶工搶料建廠房。粥少僧多情況下把物價工資推向最高點。當然,在自由市場,要大家排隊蓋房子不容易;但公部門總可以等一等,不要與民間搶工搶料。公共工程多花點時間規畫設計本來就應該。前瞻計畫匆匆上陣,不僅弄得虎頭蛇尾、讓大家忙著花錢,更助長了營建風暴。
「彈性因應」是最能避免流標衝擊的方式,這要從審計制度做起。公共工程預算是在好幾年前就匡列好的,依據是之前數年的決標行情,經過規畫設計的時間,是否能符合新的市場行情,很值得懷疑。縱使有物價調整等加權運算公式,但總有想不到的狀況會影響行情,這兩年的疫情便是鮮明例子。
然而,承辦單位最痛苦的,就是要在早早被「匡列」的預算內執行案子,流標本就是可預期的。經過一再減項、降規,流標再流標的結果,承辦機關最後只好冒著被處分的危險,報請上級變更計畫追加預算。有些上級能體察實情願意核准追加,但壞一點的就收回整個預算。然而,變更程序冗長,經年累月變下來的預算,到承辦人手裡時可能又已追不上物價上漲了。
如果「審計機制」能有彈性一點,能在一定佐證下,配合市場行情允予彈性變更,那不知可省卻多少人力物力。我們的國家,說實在不是沒有錢。但如果管錢的觀念不能與時俱進,讓一個過時的帳房還在用算盤一個子一個子的計較,整個國家的動能,就會莫名其妙地停在那裏。
審計單位當然能振振有詞的說,那是為了控制國家收支、為了避免巧立名目…。但東西已經貴了,除非不買,否則該掏出的錢,還是要掏出來,又何必以繁瑣流程轉一大圈呢?
當然,會有另一種意見是:只能吃陽春麵就不要加滷蛋,不應過度設計!這是設計單位應聽進去的話。是否過度設計,可以好好檢討。但這兩年標出去的,絕大多數是一刪再刪到只剩骨頭的案例。有多少是「過度設計」造成的,是可以作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