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聯合國最高氣候官員、氣候公約執行秘書艾斯皮諾薩,23日受訪時坦言,世界各國在即將到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峰會中,若無法有效解決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恐衝擊國際環境,導致新一波移民危機與糧食短缺,甚至破壞全球安全與穩定。

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滿五十年,美國國務院官員指中國大陸誤用二七五八號決議排除台灣國際參與,再引討論。據指出,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灣參與的立場與支持程度不變,仍希望台灣能作為觀察員參與,不涉國家地位;但有部分國會議員支持台灣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指出,中國一直能讓悲觀論者的預測落空,進而鞏固中國政策制定者地位,認為他們會設法應對這種情況。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並沒有真正解決經濟的根本問題,而是一直在通過製造房地產泡沫進行掩蓋,而這些泡沫終究會把問題放大。

中國大陸自今年中起,一些地方開始實施部分限電;到八月下旬宣布限電、對高耗能產業限電並限產之省分達廿個;九月下旬限電範圍且擴及民生用電,嚴重衝擊生產活動與人民生計。限電之成因除了電力供需失調,更是源自中央予地方的減碳政策壓力。

《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在疫苗日漸普遍下,新冠疫情逐步回到可控的程度,生產、消費恢復正常,一年多來受壓抑的經濟,理應迅速回彈,有兩位數的成長,但是整體的圖像,並不如想像般樂觀。

編按:根據《經濟學人》指出,全球陷入工資增長和通貨膨脹都異常高,政策制定者應該關注勞動力供應。到目前為止,復甦令人失望。隨著銀行賬戶枯竭和大流行減弱,2022 年將再次出現一些疲軟,導致工資增長放緩。貨幣政策制定者比平時更應該關注就業。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已持續參與氣候變遷大會10年,今年也將克服疫情帶來的不便,出席周邊會議。

反聖嬰現象(La Niña)連續第二年捲土重來。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造成全球嚴冬和嚴重乾旱的氣候再次出現,並將持續數月,影響南美洲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