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地球發燒,弱勢民眾成最大受害者。南亞近日陸續傳出史上最高溫度,巴基斯坦城市上週日溫度來到攝氏50度。專家指出,從中顯現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已無法避免,而其中最大的受害族群則是老弱婦孺與貧窮的人。
編按:拜登亞洲行前夕,中美高層先行展開通話,各自表達立場和底線。蘇利文今天與楊潔篪通話內容包括,討論區域安全、核不擴散、烏克蘭戰爭與美中關係特定議題。楊潔篪則警告,若美方打台灣牌必將把局勢引入險地。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將出訪亞洲,商務部長雷蒙多證實,拜登此行將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日本、韓國、澳洲與紐西蘭預料都將加入此一新區域經濟組織。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接受產經新聞專訪時表明,美日要加強太空、醫療、保健等的合作,並強調將不會邀請中國加入。
世界衛生大會(WHA)將本週日登場,就台灣是否能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除有13國提案支持台灣與會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在18日發表聲明,指病毒無國界,沒道理把台灣孤立在外。台灣疫情嚴峻,一場屬於兩岸的國際外交戰也如火如荼進行中,就待這週看如何結尾。
聯合國今天說,4項關鍵氣候變遷指標都在2021年創下新高紀錄,並警告全球能源系統正將人類推向災難。
編按:去年11月葉倫曾表示,美國通膨雖高,但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不會重演。隨著烏俄戰爭持續影響能源與糧食價格高漲,拖垮正在復甦中的全球經濟。葉倫此時警告,全球可能會進入經濟成長趨緩、停滯性通貨膨脹的高風險狀況。此外,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更必須做好救援準備。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陸美商會發布白皮書,提出在中國營運的美國公司的關注點和政策建議,並表示,美中「脫鉤」的代價將是巨大的,不會有贏家。該商會呼籲兩國都應該以解決具體問題為基礎,致力於制訂商業和政治接觸的「真正」計畫,避免圍繞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分歧公開發出煽動性、毫無益處的言論。
俄烏戰事延燒導致穀物價格狂飆,促使印度政府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但印度並非唯一採取出口限制的國家。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統計,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全球至少14國限制糧食出口,而這恐怕加劇糧食通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