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台積電和鴻海正積極採購德國原廠BNT新冠肺炎疫苗,採購進度始終是外界關注焦點。據業界傳出台積電最新採購進度,最快9月可以到貨150萬劑,10月到12月還會陸續到貨750萬劑,台積電表示,簽約當事人有多方,正在進行簽約的法定程序,一旦程序完備即對外進行公告。

《金融時報》專欄指出,美國為產業政策立《美國創新與競爭法》,作為一項重要槓桿加強了對聯邦資金支持產業這一手段的合法性認同,中美競爭會越發突出政府組織和控制產業發展這一要素的重要性。

歐洲近年來爆發數起金融醜聞,令歐盟顏面掃地,歐盟研議成立新的反洗錢機構,賦予該機構監督金融企業的直接權限,並且有意強制會員國採用通用的反洗錢法規,這是歐盟迄今最雄心遠大的打擊洗錢計畫。

《路透社》報導,中國央行意外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1,540億美元)。此舉提醒投資者,即使是大型經濟體也可能在新冠疫情持續之際偶爾需要提振一下。

未來跨國公司將被課15%的公司稅!G20國家9日召開財長會議,10日閉幕時達成共識,將開始制定有關大型跨國公司需要徵收15%公司稅的法律。由於臉書、亞馬遜等大公司透過在避稅天堂設立總部逃稅,讓各國收不到大公司的稅而面臨財政短缺的問題,因此希望藉此收到稅,並制約大公司的跨國發展。

美國37州控告谷歌應用程式商店Google Play Store涉及壟斷,此為2020年10月以來谷歌面臨的第四起州或聯邦反壟斷訴訟,但首宗針對利潤可觀的應用程式商店。

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發布聯合公報警告,新冠變種病毒和疫苗接種速度不均,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復甦,並首次認定碳定價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工具之一。G20也支持把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設定為15%,象徵美國財長葉倫取得一大勝利,接下來的挑戰在於如何說服國會接受。

日本經濟新聞發布、顯示各國擺脫新冠疫情復甦情況的「日經新冠復甦指數」顯示,截至6月底,台灣由於疫苗接種進度緩慢,在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83,意味距離復甦相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