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衛福部長石崇良於記者會中指出,本次修法是透過「三箭齊發」的措施,以期增進健保財務的公平性與永續性,目標是在年底或明年初將修法草案送入立法院審查,預計最快將於2027年正式上路。

因應 AI 資通訊產業用電快速攀升,為確保相關能源設施可採用高效率設備,經濟部依據《能源管理法》第16條之授權,修正三項子法規定包括《能源開發與使用評估準則》、《能源用戶適用範圍》、以及《能源使用說明書格式》,並要求能源使用數量達 5MW 以上之超大型與主機代管資料中心,須於新設(擴建)階段即採用最佳可行技術,以優化節能設計提升能效。

壽險公會正在討論壽險公司匯率會計調整四個方案,預計11月送交金管會,這些方案皆違反國際會計原則,且大部分方案將原本要公允評價的匯率損益,改成自創之長期遞延或掩蓋,大大降低甚至幾乎不用匯率避險。 基於壽險業的高曝險,公會提案損害財報的透明度、鬆弛風險管理、影響台灣國際地位、未公平對待所有產業,有待商榷。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重創產業,禁宰令延長至15天,從豬農到豬肉攤商,甚至小吃店全遭受衝擊,紛紛停業;雖僅會在豬隻之間傳播,不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造成民眾感染,但對產業造成的衝擊,則不得不小看。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行政院會昨(30)日通過「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以「本勞 加薪 換取 移工 名額」為前提,以及符合 薪資 門檻、語言能力及技能資格三項條件,開放旅宿業及商港碼頭工人聘用外籍中階技術人力。 方案預計最快於2026年第1季正式上路,首個海外延攬據點將設於菲律賓。

穩定幣為當前市場火熱議題,中央銀行新出爐報告指出,穩定幣可能成為跨境支付,以及台外幣資產兌換工具之一,將研議業者向央行申報資料的作業及規範。這是央行首度對穩定幣納管表態,引起市場關注。

具加密性的虛擬貨幣問世以來,多淪為投機炒作的工具,致價格大幅震盪,或成為不法活動的洗錢工具,故引人詬病;擬維持價值穩定的加密貨幣—穩定幣乃應運而生。美國於今年7月制定了《天才法案》,準備將穩定幣納入監管,予以合法化。目前,不少金融機構、商家正磨拳擦掌,擬待美國的監管法規更明確後,推出自己的穩定幣;一些國家或地區,也正規劃,甚至已經推出錨定自身貨幣的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