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先後主持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九三閱兵,在俄羅斯總統普丁、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等26國領袖見證下,發表重要講話,從歷史回顧、現實判斷到未來願景,完整闡述中國的戰略立場與政策方向。BBC記者在即時分析指出,中方所展現的地緣政治乃至軍事力量,對西方領導人而言並不意外,習近平長期以來一直致力將自己置於一個新世界秩序的核心,而這個新秩序意在取代二戰後建立、如今正在崩塌的全球體系。

隨着美國海外淨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不斷逼近關鍵臨界點,美元武器化及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加劇外國投資者擔憂,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正在發生動搖。受地緣政治影響,許多國家在提高本國貨幣的國際貨幣作用,支付系統則呈現碎片化趨勢。

在中國,股票資金的流出正在擴大。7月有583億美元流向大陸之外,創歷史新高。原因在於在房地産不景氣長期化的情況下,為了便於投資者積累資産,中國鼓勵境內境外的股票投資。 上海股市也因創10年來高點而沸騰,但在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資金流出增加,也有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強。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警告,美國失控債務恐引發經濟危機,甚至可能考慮債務重組;同時批評川普政府加強國家控制,社會分歧加劇,獨裁式領導風險升高。

回顧一下過去十年,什麼是最好的投資品?無疑就是比特幣了,十年間比特幣的價格由2025年初的299美元漲到最近的117000美元,漲幅爲390倍。 歷史回測顯示:投資人如從2015年起每月定投比特幣,年化收益可達65%以上(即便計入2022年暴跌75%),顯著跑贏美股。

9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詞時表示,中方願分享超大規模市場、共建人工智慧應用合作中心,並提出奉行主權平等、踐行多邊主義等全球治理倡議。與美國互別苗頭意味濃厚。

印度總理莫迪8月29日訪問日本。在日印首腦會談之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採訪。莫迪在採訪中,就目前的國際組織,提出「以20世紀思維方式展開活動的國際機構如何應對21世紀的挑戰?」「呼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布雷頓森林體系進行改革」。

全球四個最強大國家中三個國家的領導人周末在中國會面,討論如何應對第四個國家——總統川普(Trump)領導下的美國——給國際秩序帶來的顛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迎接俄羅斯和印度領導人訪華,此次上合峰會上的會晤正值川普拉攏普丁、疏遠莫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