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2026年生效,出口歐盟部分高耗能產業將被收取碳關稅,經濟部今天指出,我國約有245億元新台幣產值受衝擊,但我國產品碳含量優於世界平均,短期影響有限,長期還待觀察;經濟部也說,碳定價已成國際重要減碳工具,「碳費要不要收取已經不需要討論」,重點是怎麼收、怎麼運用。

大陸近期實行嚴格的限電政策,以降低天然氣、燃煤的價格,並達到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然而大規模限電手段將直接衝擊經濟表現,美媒認為,限電政策將導致下游商品全面上漲,通貨膨脹問題一觸即發。

《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撰文指出,除非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否則長期停滯很可能重現。如果再疊加通脹持續飆升,就可能形成滯脹,給新興經濟體造成沉重打擊。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在4日舉行的日本臨時國會,日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文雄(64歲)預料將順利就任日本第100任首相,新內閣人事已大致底定。岸田計畫出席10月30、31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袖會議(G20峰會)。

受到能源價格大漲影響,歐元區前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與義大利9月通膨率進一步躥揚,德國通膨升至近30年新高紀錄,法義亦創下10年新高水準。

美國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向來以關注氣候變遷、為環保運動奔走知名,如今更砸錢投資2間專門研發人造肉的新創企業。

歐洲環保署表示,歐洲工業空氣汙染2017年對健康及環境造成的損失,估計至多達4300億歐元(約新台幣13.8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