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央行示警 斷鏈惡化推升通膨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8日警告,聯邦政府將在10月18日左右耗盡現金,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倒債狀況。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應聲跳漲,美股連日收挫。在通膨、債務違約及減債壓力多方夾擊下,《工商時報》整理報導,全球經濟將面對之衝擊。

歐美英央行示警,供應鏈瓶頸可能持續惡化,進一步推升通膨走高,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同時預期,通膨壓力可能延續到2022年。

鮑爾雖然認為通膨最終將會緩和,不過他29日在歐洲央行(ECB)舉辦的線上論壇表示,預期目前的通膨壓力可能延續至2022年。

鮑爾表示,供應鏈瓶頸並未好轉,甚至還有些惡化,這種情況令人洩氣。預期供應鏈中斷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並讓通膨揚升的時間超出原本預期。

聯準會偏好的通膨衡量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目前來到30年高點。鮑爾與多數聯準會官員認為,一旦供應鏈瓶頸緩和且需求回復至疫情前的水準,通膨便會回降。鮑爾29日仍表示,預期2022年的「經濟成長相當強勁」。

不過美國官員近來也發現,通膨走勢並未如聯準會預期的短暫。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日前上修2021年的通膨預測,由6月預估的3%上調至3.7%。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的看法與鮑爾相似,她表示,過去幾個月來發生的供給受限與供應鏈中斷,似乎會持續下去,部分產業的狀況甚至可能惡化,例如航運和貨物處理等。

拉加德表示會密切注意通膨走勢,但她亦指出,沒有理由相信物價上漲不會回落。她相信通膨終究是短暫的,歐洲央行不會「過度反應」而撤除貨幣寬鬆或者調升利率。

出席論壇的英國央行總裁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他將「密切觀察」通膨預期。

雖央行能控制物價,但卻無法介入短期供應鏈中斷,只能等待情況好轉。誠如貝利所言,「貨幣政策無法解決供給面衝擊,無法生產晶片、創造風力或帶來卡車司機。」

通膨居高不下促使聯準會、英國央行和加拿大央行公開討論緊縮刺激,韓國、挪威和匈牙利央行甚至已經宣布升息,而日本與歐元區則持續寬鬆貨幣。

相關新聞

英國 金融時報(FT)報導, 北京 當局正加強科技國產化,已實施更嚴格的政府採購準則,將逐漸在政府的個人電腦(PC)與伺服器汰除來自...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4日在2024「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當前大陸物價漲幅較低,中央政府的負債率不高,...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在 Texas 名為 SB4 的法律美國最高法院允許生效了幾個小時後,上訴法院做出了暫緩判決,上訴法院在聽取對SB4的相關爭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