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限電爆產業悲劇 美媒:通膨問題一觸即發

大陸近期實行嚴格的限電政策,以降低天然氣、燃煤的價格,並達到縮減碳排放量的目標。然而大規模限電手段將直接衝擊經濟表現,美媒認為,限電政策將導致下游商品全面上漲,通貨膨脹問題一觸即發。

美媒報導,大陸多省從9月底開始,實施嚴格能耗雙控政策,包括工業重鎮江蘇、廣東及浙江省都面臨衝擊,且目前傳出限電政策在十一連假結束後仍會繼續進行,這也擴大對經濟的影響,先前高盛集團、野村控股等金融機構都已經對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提出警告,並擔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

分析師Nannan Kou表示,大陸限電不僅會削弱國內經濟,也會對全球產業鏈形成負面影響,傳出大陸官方有意提高工業用電價格,同時考慮調漲民生用電費用,不過此消息並未獲得官方證實,且漲電價也會對經濟體系造成壓力。

報導指出,電價上漲將會推升物價攀高,進一步使工業產品漲價,若上游廠商將成本反映給中、下游廠商,整體消費產品價格有很大機會全面上漲,最終導致通貨膨脹狀況發生。

接下來漲價潮可能會先發生在糧食供應鏈上,主要是因為生產化學肥料依靠煤炭和天然氣,一旦化肥短缺,使農作物產量出現不穩定,糧食庫存會繼續下降,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開始上漲。

外界關注北京當局的能源政策計畫,尤其冬季會是能源消費旺季,如果出現極端嚴寒氣候,當局進行決策時的壓力也會更大,大宗商品分析師Chaohui Guo表示,冬季能源消費旺季即將來臨,如果氣溫偏低,將進一步增加能源短缺或煤炭供應壓力,畢竟目前大陸還是有三分之二的發電能源是用煤炭。

此外,美媒也曾分析大陸限電政策的未來3條路,包括讓電力公司漲價,允許更多煤炭燃燒,但這代表通膨壓力將因此增加;持續限電,並接受更低的經濟成長數據;嘗試增加煤炭生產量,但需要冒著國際輿論壓力與審查風險,因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將在11月展開。

相關新聞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一場會議上說,美國對中國加課關稅,將使中國出口需求急遽下滑...
這項由榮鼎集團進行的研究凸顯了習近平標誌性產業戰略「中國製造2025」計劃釋放的巨額國家支持已使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有所增強。...
「股神」沃倫 ·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的波克夏 · 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2025年春季,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相繼舉行關鍵選舉,選舉結果不僅反映各國選民對經濟民生與領導力的優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