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追蹤

出席第26屆氣候大會(COP26)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說,這次各國在談減碳,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再生能源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金融部長河浪武史撰文分析,量化寬鬆原本是中央銀行為增加金融市場的資金量,向銀行等購買國債等手段,此時美聯儲縮減量化寬鬆,金融環境有可能從「貨幣寬鬆行情」迅速轉向「貨幣緊縮行情」。從全球範圍來看,政府債務和民間債務都處於歷史最高水平,面對利率上升顯得脆弱,貨幣緊縮還需要推進世界經濟的結構轉型。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11月3日敲定了分階段縮減在新冠危機下啟動的量化寬鬆、...

美國聯準會3日利率決策會議宣布,2021年11月開始縮減購債、每月縮減150億美元,預計2022年中結束,市場憂心對台股基金動能造成衝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4日指出,美股道瓊、那斯達克當日都上漲,但股市最終要看基本面,台股基本面穩健,且台灣總體經濟也持續成長中。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台股資金移動影響」及「證券市場後續表現」狀況。

美國聯準會(Fed)發布最新決策,應會宣布啟動縮減購債,此外Fed料將擘劃後疫情時代的政策路線,美將啟動量化寬鬆(QE)退場,跨出收回貨幣刺激政策第一步,但聯準會主席鮑爾強調對升息仍保持耐心,由於市場不確定性,Fed表現過度樂觀或過度悲觀都有風險。

香港恆大集團風暴至今未歇,甚至連美股都遭波及,恆大風暴會擴大嗎?政大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表示,恆大集團不只涉及房地產市場,還會對大陸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效應,甚至波及其他企業是否也會遭債權人債權緊縮,因此大陸政府態度很重要,如果處理不好,後遺症遠比大家想像的大。因為如果大陸金融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出問題,會拖累世界金融市場。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將於本(11)月開始啟動縮減購債(Taper),每月縮減150億美元購債規模,並預計於2022年中結束,短期基準利率維持在0至0.25%的區間不變。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未來全球作物供應將面臨嚴峻挑戰。

編按:中國主導的RCEP占全球30%的GDP,一個大型經濟圈明年元旦誕生;在澳洲和紐西蘭3日相繼宣布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批准程序後,澳洲表示,協定生效條件已達成,明年(2022年)1月1日協定便可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