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購債縮減恐慌 金管會緊盯兩點

美國聯準會3日利率決策會議宣布,2021年11月開始縮減購債、每月縮減150億美元,預計2022年中結束,市場憂心對台股基金動能造成衝擊。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4日指出,美股道瓊、那斯達克當日都上漲,但股市最終要看基本面,台股基本面穩健,且台灣總體經濟也持續成長中。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台股資金移動影響」及「證券市場後續表現」狀況。

美國上一次實施縮減購債是在2013年5月,由於當時聯準會未妥善對外溝通,引發所謂「縮減購債恐慌」,導致新興市場股匯債市出現明顯波動,不過,這次聯準會不再重蹈覆轍,而是溝通非常清楚。最新的利率政策會議,一如外界預期,聯準會決定維持基準利率逼近於零,並啟動縮減購債。

蔡麗玲指出,美國聯準會11月決策會議後的聲明出爐後,道瓊指數上漲10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61點,顯示對此決策內容,外界沒有負面評估,也符合外界原先的預期。

蔡麗玲表示,美國聯準會縮表調整,當然對全球資金移動,短期內也會有一定程度影響,但最終來說,股票市場要看「基本面」是最重要,台股基本面還是很穩健,台灣總體經濟也是在持續成長中。

不過蔡麗玲也強調,金管會還是會持續關注美國聯準會縮表政策對台股資金移動影響,以及證券市場後續表現狀況。

根據聯準會發布最新聲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致投票決定,將短期基準利率維持在0到0.25%。聯準會主席鮑爾說,這次決策會議重點在縮減購債不是升息,聯準會將對升息保持耐心。

此外聯準會也維持高通膨是暫時性的說法,強調投資人不應該將縮減購債視為升息即將到來的訊號。聲明中說,通膨上升,很大程度上反映是暫時因素。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川普以 IEEPA「緊急狀態」對全球加徵關稅,引發濫權爭議。學者指出貿易逆差屬長期可預期現象,不符 IEEPA 要求,...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的背景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在美國形成產業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