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香港徹底落實《港區國安法》,以區家麟涉嫌「串謀發布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被捕,並疑涉去年「立場新聞案」。嚴重影響新聞自由,報導界線愈趨模糊,使新聞工作者難以釐定,有意削弱作為「第四權」的監察職能。
環保署長張子敬昨日表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希望在4月底送到立法院,力拚今年完成修法,並於明年建立子法規,預計2024年有機會開始徵收碳費。
2022年地方選舉,公民團體關注各縣市政府節電與綠能政策,能源轉型推動聯盟今(11日)舉行「選前能源政策評比啟動」記者會
編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任期的最後一年,面臨更大的經濟挑戰,隨著俄烏戰爭、全球通膨情勢演變,及大陸本土新冠疫情再起,對中國經濟影響愈趨明顯。李克強坦言,國內外突發因素超出預期,經濟面臨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易會滿也警告,高債務、高槓桿已是大陸上市企業最大的風險源之一。
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政府將推動國家級淨零科技行動方案。
台灣產官學界今天宣布成立「台灣零碳協會」。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薛琦去年九月曾撰文「通膨會回來嗎?」當時通膨已見端倪,但美國聯準會表示那是暫時的。三個月後,聯準會改口。現已經沒有人懹疑有無通膨,而是它會多嚴重,持續多久?更重要的是,通膨來了之後呢?
依據二零二一年底發布的資料:台灣民生住宅用電每度2.5596元,全球第四低;最低的則是馬來西亞,每度2.27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