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本會日前(14)假東吳大學作楠廳舉辦【公民LIGHT HOUSE:AI時代挑戰與公民參與】講座,邀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亞洲金融科技聯盟 主席 蔡玉玲老師(Jaclyn Tsai)分享過往實務經驗以及對於科技法律的第一線觀察,本文帶領讀者快速了解講座精華內容。
余紀忠基金會成立已超過三十年,為延續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公共議題的專注與熱誠,我們不斷透過議題追蹤與人物對話,開啟社會相互溝通的橋樑,期盼凝聚共識,引領不同世代共同交流、討論的風潮。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前進新國會,開拓新局」系列活動,今天(16日)舉辦「新政府與兩岸關係新局面?」研討會,探討520新政府上台之際,如何打破框架,走出一條穩健、解決危機的道路。主持人政治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郭力昕表示,過去這一陣子兩岸關係非常緊繃,如果兩岸政府不願意交流,至少兩岸知識分子要理性交流,且此時格外有必要。
2024年是世界選舉年,臺灣已在年初投下未來四年的選擇;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這並非首次發生的局面。基金會九年前即舉辦國會改革論壇,當年參與論壇的朱雲漢教授已仙逝,他對當時政治氛圍提出的隱憂言猶在耳;在政局不穩、國會運作與行政立法關係紊亂下,他認為國會需有清楚的制度,尊重專業幕僚,行政体系不虛耗,必需明確。政治人物的道德標準和風範,應有媒体的監督及民眾的支持、觀察。
3月13日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前進新國會,媒體人帶你看立院歷史與變革】系列活動,在國會三足鼎立的情況下,關注國家公共政策的長期發展,首場小型論壇邀請了余紀忠基金會的副執行長林聖芬、風傳媒的總主筆夏珍、台大新聞所的林照真,一起從1976看到2024國會的變化跟展望,其中對民主政治、新聞自由皆有探討。
台灣太陽能產業推動,從民國 101 年起逐漸成長,為了達成 2050 淨零碳排目標,政府積極推動光電產業發展。但光電板平均壽命為 20 年,預估到 2045 年,每年將有 140 萬公噸的廢棄光電板需要處理,政府與產業都應審慎面對。廢棄光電板回收技術的發展,近年已有不少突破與進展,但離零廢棄仍有一段距離,既有回收處理制度雖已起步,惟民眾及環保團體仍有諸多疑慮,亟需結合各界意見,尋求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平衡。
在2/21由余紀忠基金會舉辦的知識咖啡館「與外交有約」,邀請林永樂部長前來演講,並和現場的年輕朋友進行精彩的Q&A問答。
余紀忠基因會於11月28日舉辦【迎向超高齡化社會】研討會,集結眾多專家學者,歸納想法,最終得出高齡者的期望可「活得久」、「活得好」 ,最後一句,「死得快」 不會拖,不需要長照,只要短照,踏實享受樂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