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習近平推動的「共同富裕」核心是讓中國社會更加公平,也可能改變社會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含義。
《工商社論》指出,儘管央行主流意見認為,結構因素不會一夕逆轉,台灣通膨率長期維持低而穩定的結構性因素,短期不致鬆動。但高齡者勞參率提升、電商發展等變化一日千里,經濟社會結構面臨的是前所未見的改變,因此所豢養出的通膨新巨獸,同樣不可掉以輕心。
中美敲定年底前舉行領導人線上峰會,外界關注談判桌上的台海、經濟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6日對中國喊話,強調美國對台灣的承諾是堅若磐石的,中國應停止當前挑釁、破壞台海穩定的行為。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6日在瑞士蘇黎世進行長達6小時的閉門會談,雙方在會中達成共識,將在年底前舉行「習拜線上峰會」。
美中蘇黎世會晤歷經5個多小時今(7)日凌晨結束, 這是繼安克拉治和天津之後,中美高層官員的第三次面對面會晤,根據會後美中媒體報導,不約而同都用會議進行「成功」來形容這次面對面談判,但美中關係真的峰回路轉、回暖?從報導細節,看得出雙方仍是各自表態。
美國拜登政府2021年1月上台後,有關貿易戰期間美國對中國貨品課徵關稅問題,仍是兩國爭執焦點。繼美國貿易代表戴琪4日表示,將對中國啟動「有針對性的關稅豁免程序」,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5日宣布,擬重新豁免549類中國進口貨品的關稅,並就此徵詢公眾意見。
美國之音報導,一名美國政府官員周三(10月6日)說,美國和中國在原則上達成拜登總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年底之前以視訊方式會晤的共識。在這位官員對媒體作出這番表示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當天在瑞士蘇黎世會晤了中國共產黨負責外事的最高官員楊潔篪。
編者按: 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以超高效率來推動「智慧型國家」願景,但該國近期進行「巡邏機器人」測試,卻引發侵犯隱私的疑慮。這款機器人將在街頭四處巡邏,糾察抽菸、未保持防疫社交距離等「社會不良行為」,並會對不良行為人發出警告,此項測試加深國民對科技入侵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