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宣布,台中、苗栗將在4月6日轉為水情「紅燈」,採分兩區「供五停二」,對於將實施多久,王美花表示要看老天賞不賞臉。
長榮航空於25日起,於新加坡試行PCR核酸檢測數位驗證平台,機場地勤人員掃描QR code後,即可迅速判讀旅客所持的醫療報告是否符合入境國的相關政策要求,可提升作業效率。
過去一年面對疫情衝擊,對「三十而立」的青年勞工來說也並不好過,根據yes123今(23)日公布的「青年勞工甘苦談與職場追夢調查」發現,「39歲(含)以下」的上班族衡量目前每月財務狀況,35%表示是赤字,更令人擔憂的是本身「沒有存款(0元)」,比例破紀錄,逼近二成。
數位時代到來,全球資訊交流快速的同時,社會沒有走向理想中的多元包容,反而意識形態升起,趨於兩極。這樣的環境如何形成?我們又該如何自處?讓政大財管系教授周行一來分享他的觀察與論點。
在COVID-19威脅逐漸減弱,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聲中,世界各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謹慎地進行政策轉向,主要目的並不是針對收縮央行資產負債表、抑制通貨膨脹、拉升利率等最近被市場高度炒作的議題,而是一、避免房地產炒作;二、提高央行貨幣操作的彈性空間。
水情吃緊,目前全台農田停灌面積已達7.4萬公頃,佔灌區的24%,創歷史新高。昨(22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諸多立委就質疑,「每次缺水都犧牲農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表示,「就算水庫的水都給農業用也不夠」,停灌措施是為了減少農民損失,而非為了民生、工業用水退讓。
旱災中央應變中心最快24日召開水情會議,會中可能決定後續抗旱措施。預料本次會議暫不會進入分區限水,但「非工業用水」大戶節水率提升至20%,除新竹、苗栗、台中等縣市外,可能擴大至其他縣市,公營游泳池也可能率先暫時停水;若水情嚴峻未改善,產業用水節水率下一波也很可能調升至15%。
王銘義總編輯於《中國時報》撰文,中國外交部經常被大陸網民戲稱為「魔法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MOFA簡稱的諧音),兩任魔法部的外交掌門人楊潔箎、王毅,上周末在阿拉斯加與布林肯、蘇利文舉行中美戰略對話,雙方激烈交鋒,劍拔弩張,為美中建交42年的互動格局,掀開歷史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