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綠色和平今天公布調查,超過5成中小企業支持碳定價每噸達新台幣300元以上;並建議「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應增設院級監管單位及成效審核機制,確保全套碳管制政策合理且符合產業轉型需求。
編按:日前媒體報導,世衛稱,已有13國提案挺台出席參與WHA,美國更挺身而出,強烈主張世界衛生組織(WHO)以觀察員身分邀請台灣參與,在本月即將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貢獻其專業。
台灣確診人數已維持六萬數天,死亡人數每日更屢達新高,行政院長蘇貞昌雖宣稱,17日新上路的「0+7」政策,能使整個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出一步,但國高中生尚未打滿第三劑,不少教育團體紛紛呼籲停課至兩週;立法院法制局日前也建議,高中以下直接停課到月底或學期末,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
台灣疫情近期每日破萬,身邊出現確診者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時你知道該怎麼辦嗎?又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呢?內文為相關步驟整理,希望大家面對危機時都能保持冷靜、不慌張,我們共同努力向前!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表示,預計本週將會公布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供中小企業在自主計算減碳時能有依據,並將在6月起陸續召開說明會,協助對盤查仍有疑問的業者。
今年首波梅雨鋒面為全台帶來豐沛降雨,經濟部水利署今天(16日)指出,目前預估自12日到16日的降雨,共可為全台水庫帶來1億3,300多萬噸水量
防疫政策放寬,「0+7」新制17日正式上路,代表確診者同住家人若已打滿3劑疫苗,只要自主健康管理7天、持2天內快篩陰性證明,就能維持正常生活;不過,各項細節改來改去,統整以下五大重點讓大家一次弄懂。
新冠肺炎至今已造成全球超過5億多人感染,死亡人數超過600萬,康復者中14%人會持續有「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在台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感染Omicron病毒的患者,雖然多輕症,但對沒有疫苗的兒童與年長者來說,仍要注意「長新冠」帶來的長久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