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學科系「沒用」?教育本質需一同理出

 

廖姓網路名人日前在直播點名,大學科系中如「昆蟲系」、「農(漁)牧系」、「經濟系」、「企管系」、「海洋系」,畢業後恐難學以致用,還不如直接就業才有經濟價值。他表示讀大學4年花費的時間、金錢,若直接反著走去就業工作,比只有一張「大學畢業證書」還要來得有產值。

此語一出引發大眾正反兩面討論,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評價一門專業與科系時,常以是否能增加經濟產值作為評判一句,但就如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曾在訪談中提及的:

「為了生存賺錢是必須,但是否能有一顆為社會服務的心,才能體現一件事與一個人真正的價值」

誠然,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不會因為缺乏深入的專業知識而有所影響,甚至可以說,我們都是現代社會中「深層知識的淺層使用者」。不過,倘若沒有這些專業科學作為基礎,世界不會因工業革命走向新的一頁,也不可能發展出互聯網下,生活便利、資訊蓬勃的光景,更不論人文思潮所賦予社會對改革前進的動力。

眼前疫情尚未結束、世界許多地方發生戰爭、全球環境問題懸而未決,但危機不一定不是使我們重新審視的轉機。教育,特別大學教育的目的為何?就如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的會面中表明,大學理當是「各種人文精神與學問匯集」的地方,應該「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可真實對話的道理和意義」。

或許一個國家最終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讓民眾不需為五斗米折腰,讓更多人能夠適性適才去從事旁人口中的「無用之學」。前教育部長黃榮村曾形容,大學應該是「觀念的燈塔」與「 知識的堡壘」,願世界走出時代陰霾,前方的道路,再次出現曙光。

相關新聞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國民黨 今天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
嘉義 滯洪池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破損 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百年一遇,強陣風造成嘉義地區災情嚴重,...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